當“延遲退休”的話題引爆輿論,那些提前退休的年輕人,自然而然被推進了大眾視野。
他們拒絕功利主義的捆綁,崇尚“FIRE生活”,即降低欲望,攢足一筆可觀的存款后停止工作,通過理財收益覆蓋生活成本,重新探索生活的想象。
Alex夫婦是這群“反卷大軍”中的異類。提前退休后,他們仍然堅持上班時的生活質量,家里共四口人,除了夫妻倆,還有一位月薪7000元的住家阿姨,以及6歲的女兒。
【資料圖】
養育孩子,暗含一筆不確定的教育支出,這是現代人追求自由的最大阻礙。
但在2022年,35歲的Alex夫婦,將這個中產家庭的未來,設定為橫跨20年的反卷實驗。父母不上班,享受愜意時光,女兒只讀公立學校,脫離主流的教育模式。
面對網友的種種質疑,Alex坦言不在乎實驗失敗,“女兒成績不理想也可以接受,至少那20年我們很快樂。”
以下是Alex的自述。
現在回想自己的童年,我的記憶已經不太清晰,很難形容是否快樂,印象中有點調皮,但成績排名前列,總體可以用一個字概括,忙。
我是上海人,父親是工程師,母親也在傳統的紡織業工作,受此影響,他們保留許多較為保守的觀念。
小時候,我有三個“興趣”。興趣怎么來的呢?體院、棋院的老師來學校挑選,看我體型各方面合適,就通知家長。
家長的心態是技多不壓身,所以我從六歲開始,課外時間基本被游泳和國際象棋填滿,到了小學三年級,再增加一個田徑。
游泳每天訓練一小時,田徑每天訓練兩個小時,象棋課程安排在星期三和星期六,每晚三小時。老師不放假,我們不休息,天天簽到,風雨無阻。
游泳、象棋、田徑分別訓練了6年、11年、8年。
訓練成果確實還行,曾讓我和父母感到自豪,蛙泳拿過上海市靜安區第三名,仰泳拿過第二名,國際象棋考取了六級證書,田徑更是我的強項,100米短跑常年在區里占據第一。
當然,代價同樣明顯,我一直在完成一個個任務,沒時間想別的事情。以至于長大后,我對人生沒什么新奇的想法,和大多數人一樣,滿腦子是如何賺錢。
Alex舊照
因為大學學的是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從2008年起,我開始到機場實習。那時網購流行,在同事的影響下,我注冊了一家網店,主營護膚品。
平時工作之余,我一個人完成采購、上架、客服、打包、售后。很忙,但成長飛速。
我的副業收入逐漸超過主業,為了提高賺錢的速度,我決定辭職,全職運營店鋪。努力賺錢的目的很樸實,單純為了結婚娶老婆。很幸運,我吃到早期的電商紅利,賺了第一桶金,擁有進入下一階段的底氣。
Alex和女友旅行
2014年,我和女友領證結婚,2015年,貸款買下第一套房子,2016年女兒出生。外界看來,我確實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實際上,我壓力巨大,仍舊無法停下忙碌。
銀行里的貸款,源源不斷為我提供焦慮,奮斗的目標,繼而從結婚,變成了還房貸。
經營網店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今天有流量,明天不一定有,假如明天賺不到,我又沒有其他能力賺錢,該怎么辦?
由于銀行利息太高,我們最后決定,不僅還月供,還要賺更多的錢,每年提前還貸。
女兒出生后,妻子辭職和我一起運營店鋪。電商的工作很瑣碎,最大的壓力來自售后,每個人的體驗不一樣,有的客戶收到貨,覺得不好,一定退回來。
包裝拆了之后,我們無法二次銷售,只能自用或送人,護膚品的成本往往不低,有的甚至過千,這樣一來,我們一天都白干了。如果連續幾天遇到這種情況,內心特別崩潰。
我們設定了每日營收目標。但凡哪天營業額沒達到要求,我們都會焦躁不安,琢磨明天該如何努力,或晚睡一兩個小時,看看是否還有更多生意。
睜開眼,到閉上眼,都在干活。
難得的休息間隙,我們通常抽半天時間出門逛逛。買到一個包,一件衣服,我能快樂十天半個月。忙碌之外,消費是我唯一的愛好,能帶來實實在在的慰藉。
忙碌的生活持續到2019年底。
還完房貸的那一刻,我們松一口氣。妻子對我說,她再也不要重復這樣的日子。本來按照計劃,我們即將開始新的生活。結果是,我們不得不開啟了“新生活”。
2020年1月,新冠疫情來了。正如過去預測那樣,我的店鋪客流量真的開始下降。
大部分地區不能發貨,客戶消費信心受到影響,營業額直線下降。可能本來一天有50單,慢慢變20單,1單,從2021年下半年起,基本沒有顧客消費。
生活習慣方面,同樣遭到顛覆。我每天只許呆在家里,哪里都去不了。
由于食材售價昂貴,性價比低,我們花錢相對更加克制。無法像過去那樣每周出門吃五六次,現在一家人有充足的時間相處、陪伴,自己做飯,自己洗碗。
沒想到的是,愜意發生在日常的瑣碎中,樓下街景恬靜,遠方天空明凈,無論是種一盤花,還是養一條魚,哪怕是打掃一下衛生,都能讓我感到滿足。
正是在這期間,我意識到,兌取快樂的方式,原來不是只有花錢。
Alex妻子和女兒
疲于奔波的人生被迫暫停,卻意外獲得感知快樂的能力。我們很快接受了這個現實,因為本來已經在籌備退休,疫情只是讓計劃提前了。
2018年,我第一次了解到“FIRE生活”,內心誕生“提前退休”的想法,這點和妻子一拍即合。除了對忙碌生活感到厭倦,本質上,我們希望用金錢來購買自由的時間。
真正退休的時間無從得知,畢竟疫情以來,我們一邊過著退休生活,一邊猶豫,擔心無法放下過往的消費欲望。如果非要找一個節點,那就是2022年11月10日,我開始在社交平臺發布第一條動態。
我們住進49平米的“老破小”,讓每月一萬元的房租收入、存款130萬,成為退休的底氣。至于保險方面,我目前是領了社區的失業金,領到年底,然后買了一個“居保”,作為“社保”的平替,每年繳納885元。
有一點不得不提,我們每月還有一筆7000元的開銷,是給住家阿姨的。很多人好奇,為什么我們退休后依舊請阿姨?
首先,這位阿姨從女兒1歲就陪在身邊,我們已經把她當成一家人,其次,如果因退休降低生活質量,也就失去了退休的部分意義。
過年期間,阿姨的工作由我們完成。雖然我們可以勝任,但如果我每天都要做飯,打掃衛生,配合女兒的作息,早起給她做營養早餐,豐富的午餐,那退休并沒有給我享受,家里瑣碎的、不得不做的事情,將成為我新的工作。
反之,如果家里有阿姨,我可以做,也可以選擇不做。
不得不做的事情,不能稱之為喜歡,只是習慣。人在有選擇時,是幸福的。我既然可以更幸福,為何出于省點錢的考慮,而過普通幸福的生活呢?
Alex出門拍攝的黃浦江
大家都很容易看到提前退休的壞處,但對于自我的裨益,只有自己清楚。最明顯的是,我可以慢下來欣賞身邊的美好了,這是15年來從未有過的體驗。
過去,我只是從一個點出發,到另一個點完成任務。而現在,我從家里出門,可以漫無目的,看到這邊挺好看,那邊挺有趣,隨時轉變行進方向。慢慢發現,我的情緒更穩定,甚至可以用寵辱不驚來形容。
我們可能是為數不多有娃的家庭,還敢提前退休。原因很簡單,對于女兒的教育支出,我概括為:不卷,讀公立,每年一萬五。
興趣班有兩個,跳舞和畫畫,這些確實是女兒的興趣。我詢問了周圍的培訓機構,一年的學費總共就是10000元左右,剩余5000元用作日常開銷。
至于課外輔導,我們暫時不考慮。
在我身邊,80%的家庭都會雞娃。為了讓孩子贏在所謂的起跑線,他們窮盡所有資源。但我認為,人生壓根沒有起跑線。
我所接觸到的內卷案例中,無一例外,家長痛苦,孩子疲倦。
感覺那些孩子的人生就是要不停地學習,從小識字1500個,英語單詞800個,剛剛掌握三角函數,又繼續學更深的數學,掌握深奧的知識對未來生活有什么影響嗎?
當你拿到入學通知或者畢業證書的那一刻,可能這些東西全都失去意義。
更殘酷的真相是,不見得學得越多,在未來越有優勢,正如最近風頭正盛的ChatGPT,計算機可以搜到任何知識,你不可能記的比計算機還多。
Alex女兒
在我看來,現在許多孩子思考能力有限,Ta只知道下一個小時我去上哪個班,人生被安排著過,根本沒時間琢磨,我想玩什么,呆會兒和父母提一下,Ta只需要按部就班上完這些課,新的一周又來了。
與其要求孩子浪費時間在一些內耗嚴重的事情上,不如讓她多出去玩玩,看看世界,然后留下時間做一些思考。
對于我女兒而言,她在生活上的條件,如吃飯、營養、健康等不會輸給任何人,最壞的情況也許就是成績差,我可以接受她成績差。
我始終相信,如果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是幸福的,Ta的一生都不會過得很慘。
女兒百日宴
2022年,父親因為漸凍癥去世,這成為我內心中的遺憾,沒能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對于自己的原生家庭,我感到非常滿足。
父母雖然觀念傳統,給我安排許多事情,但沒有給予多大壓力,鼓勵為主。這是他們和很多父母不一樣的地方。
父親是老工程師,他一直認為讀書好才算成功。可惜我只考上大專,沒滿足他的預期。后來我憑借自己的努力買房,他們住著開心,但一想到這是貸款的房子,又會替我焦慮。
老一輩人的物欲極低,不是住進大房子就會開心,他反而覺得,你有貸款我更擔心,我寧愿住小房子,住破房子。
做生意的風險,在父親眼里,會被幾倍放大。他常常勸解我找個工作,認為房價會跌,希望我安貧樂道。直到還完房貸,我和父親的緊張關系才算真正緩和。
Alex和妻子游玩
網上有許多網友指責,我們提前退休,會給予孩子錯誤的引導。
但我覺得,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父母過得很開心,同樣是展示給孩子的教育。
如果我們整天為錢發愁,努力工作,不見得就能帶來正向的影響。像有的家長會給孩子灌輸,我這么努力都是為了你,你要爭氣。從個人經驗來講,我只會感到壓抑。
當孩子和你漸行漸遠,不打開心扉交流,父母沉迷于追求成功的代價,是失去和孩子溝通的權利。
況且,我們現在的安逸是靠自己的努力創造,女兒自然明白“先奮斗,再享受”的道理。
與此同時,我們還會提醒她,現在的生活是有計劃,有節制的。家里第一條規矩,是不能浪費。不能浪費,包括物質層面的水、食物、日常用品,更深層次,是不能浪費時間。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踐行“不浪費時間”的理念——提前退休,是提高生活質量;請阿姨,是為了增加自由的時間;不內卷,可以避免孩子參與無意義的內耗。
我們鼓勵女兒對周圍事物好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她習慣觀察細節,問許多奇怪的問題,并常常給我們帶來驚喜。
Alex女兒
大概兩個月前,她在我面前拿出一袋玩具,這是由她挑選、外婆下單的生日禮物。
我不認識這個玩具,本能覺得會把家弄得很臟,便讓她挑選一塊干凈的地方,玩完自己清理干凈。
于是,她一份份從袋子里拿出來,告訴我,這是手帳,這是咕卡,這個是奶油膠……我聽完還不理解,然后沒再關注。
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她越做越多,才仔細研究一下。藍的、粉的、黃的、綠的小顆粒,被貼在形狀各異的卡片上。有的卡片貼固體物件,像在裝飾一個獨立作品。有的卡片貼滿貼紙,匯聚成溫馨、美好的畫面。
看到女兒的作品,我不禁為她的想象力、創造力感到自豪。
Alex女兒制作的咕卡
她目前的成長,令我非常滿意。我期待她未來能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富有想象力,期待她能明白“快樂最重要”的道理。
為人父母,難免對孩子有所期待。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我的女兒,完全可以不用滿足我們的期待。
從2022年11月至今,我退休近四個月,心態漸漸平和,曾經唯一的顧慮——擔心無法放下消費欲望,經過日常美好的渲染,已蛻變成一股力量,推動著我向前。
過程中,我面臨著各種聲音,有人羨慕我無房貸,有人覺得130萬不夠,以后會后悔……多虧網友們的鼓勵和質疑,讓本來還在猶豫、抱著嘗試心態的我,在回應他們的過程中,篤定了自己的退休計劃。
130萬積蓄被拆分為三筆,活期存款20萬,理財產品46萬,預計年化收益率為4.1%(18個月),基金62萬,10年內不會取出,大概率盈利超50%。
我不擅長理財,這個方案結合了自己的經驗和朋友建議。
退休前10年,我先花70萬,不到迫不得已,不動用基金里的錢。其中包括每月7000元的額外支出,和每月10000元的房租收入。10年后,我再取出基金,賺50%,虧了一大半,都有可能。
按照我們的測算,這種方案是可行的。當然,人在不停地變化。我也會同步記賬,以年為周期,實時復盤、調整消費習慣。
Alex和妻子
通貨膨脹,是大家常提起的風險,但我只是普通人,不會對未來、未知的事情焦慮。
較真能否行得通沒有意義。
這件事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實驗,即:我用130萬的存款,和每月1萬元的被動收入,去挑戰能否在未來20年,過上理想的生活。
既然是實驗,就不是非得要成功。
我對生活的樂觀心態,來自父親的影響。在傳統思想之外,他總有一些獨特的觀點。
過去,他喜歡一個人騎行,但從不參觀沿途的景點,僅是騎車的過程,足以讓他收獲長足的樂趣。
享受過程的樂趣,前提是不過分關注終點。
如果我在意退休實驗的成敗,可能又陷入另一種焦慮和無意義當中。在乎結果,只有一個方向,不在乎結果,才有無限可能。
人生如此,教育也一樣。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