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3年2月7日0時,《黑豹2:瓦坎達萬歲》零點場在中國內地影院正式上映。
闊別三年多的漫威,終于回歸內地大銀幕。上一部在內地上映的漫威電影,還是2019年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蜘蛛俠:英雄遠征》版權屬于索尼,嚴格意義上不算漫威電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好萊塢現象級的頂流IP,母公司迪士尼似乎將《阿凡達:水之道》作為其重新進入內地市場的序曲,內地市場也仿佛將其視作悄然打響“進口片回春第一炮”的代表作。
但無論對迪士尼還是好萊塢,抑或是整個內地進口片市場而言,漫威的標志性意義都足夠突出。
要知道,《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代表著漫威影業在第一個十年交出的答卷,其影史地位與對好萊塢工業的影響和貢獻,都是毋庸置疑的。在內地,更是取得了中國影史進口片第一的驚人票房成績。“復聯”的IP,也成為內地銀幕影像記憶中最亮眼的印象之一。
圖源:豆瓣截圖
如今時移世異,漫威曾經的輝煌成績還能延續嗎?觀眾還會繼續買單嗎?
為什么是《黑豹2》?
在內地院線沒有漫威電影的三年里,部分“老粉”開始自發地選擇去澳門觀影。隨著迪士尼流媒體的廣泛應用,另一部分粉絲,仍然會選擇在迪士尼流媒體上線后觀看最新的漫威電影的官方中文字幕版。
三年間,漫威劇集上線流媒體時,時不時還會登上微博熱搜,比如拿下艾美獎的《旺達幻視》,《復聯4》每逢上映周年紀念日時也會引起不少熱議。
不難看出,即使缺席內地大銀幕三年多,漫威電影的IP熱度也并未消失。
1月17日,《黑豹2》連帶著同步北美首映的《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同時宣布回歸內地院線,不僅引發了漫威粉絲內部的狂歡與激動,也引發了很多普通觀眾和網友對漫威的懷念與興趣。
圖源:《黑豹2》
有意思的是,這部電影早在2月1日已經上了流媒體。也就是說,2月7日在內地上映時,網上已經有了“資源”。為什么還要以這部電影作為漫威回歸內地的頭炮呢?
《黑豹2》不僅是第四階段的收官之作,也是粉絲緬懷“黑豹”飾演者查德維克·博斯曼的特別作品。
2018年,他主演的《黑豹》在北美拿下7億美元的票房,至今都在影史第4名。他飾演的黑豹形象謙和而執著,笑起來也讓人感到溫暖。
2020年8月28日,查德維克·博斯曼因結腸癌在家中去世,續集的拍攝一度成為難題。但在主創的努力下,還是拍出了這一部飽含崇敬和懷念的作品。
但《黑豹2》做到的不只有懷念,它還引進了漫威漫畫史上第一個超級英雄——水下王國“塔牢金”國王“納摩”,并展現了兩大文明之間的沖突與和解。
另外,其通過黑豹的妹妹蘇睿繼承黑豹衣缽、成為瓦坎達新國王的設定,為女性角色的成長留足了空間。
圖源:《黑豹》
一部超英片,選擇了幾個如此龐大的命題,卻不顯混亂。臨近尾聲的一段逆向剪輯,一氣呵成地串聯起那些碎片,為作品副標題“瓦坎達萬歲”鑲上了新的立意。
這些使它獲得了五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爛番茄、金球獎更是口碑、獎杯雙收。即使在海外已經院線下映、上映流媒體,它的世界觀也是緊貼人性、跨越膚色、性別與國籍的。
而內地觀眾對瓦坎達舊任黑豹、已故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同樣充滿敬意,這無疑是一個承接這三年院線記憶斷檔的契機。
缺席的第四階段
缺席內地市場的三年間,“漫威電影宇宙(MCU)”步入了第四階段。一個確定的事實是,在這期間,內地觀眾和漫威電影之間的距離拉遠了。
除了死忠粉們,多數觀眾都對第四階段感到陌生。一個典型案例是,許多影迷沒看過劇集《旺達幻視》,從而對《奇異博士:瘋狂多元宇宙》中旺達暴走成為反派而感到摸不著頭腦。
還有很大一部分路人觀眾則認為,漫威電影在《復聯4》鋼鐵俠打響指的那一刻便已經結束了。伴隨而生的,是一句“《復聯4》后再無漫威”。
這個“無”,不只是說《復聯4》后漫威在大陸院線的缺席,也飽含著老觀眾對于初代復仇者聯盟的無限懷念,以及對新故事、新角色“婉拒”。
圖源:《復仇者聯盟4》豆瓣熱評
與此同時,原本的問題也開始變得更加突出。
從創作團隊的角度看,主題公園式的密集工業化制作,正在持續給特效師施加壓力,間接導致影片質量下降。
對于普通觀眾來說,觀影門檻正在逐步提高,故事情節及彩蛋也越來越粉絲向。但有些粉絲反而感到審美疲勞,“都是同樣的故事,只不過換了不同的人”“熟悉的角色都退役了,新角色喜歡不起來”。
對于內地觀眾來說,一上映就是“第四階段”最后一部電影《黑豹2》,其脫節感和對新角色的陌生感,或許都將影響漫威回歸內地后最終的市場收益。
拿漫威和索尼影業合作制作的《蜘蛛俠:英雄遠征》來說,作為《復聯4》后的第一部電影,其在MCU第三、第四階段交接的節點上映,本意是要告訴觀眾——雖然我們還要向前鋪墊新的故事和人物,但我們不會忘本。
然而,這樣的設計,卻被詬病為販賣鋼鐵俠去世的情懷。
《蜘蛛俠:英雄遠征》還有一個明顯的問題是,它的預告片中放了多個煙霧彈,提醒人們“多元宇宙”要來了,但正片中卻沒有“多元宇宙”露出。而當劇集《洛基》《無限可能:假如》《奇異博士:瘋狂多元宇宙》真正將多元宇宙引出時,觀眾反而難以理解了。
實際上,這是漫威影業總裁凱文·費奇的精心布局。各個電影劇情相對獨立,但如果有心留意到每部電影之間的細微聯系,就能發現不少驚喜。而實際觀感如何,就只能任由觀眾評說了。
漫威回歸,能帶來什么?
從演員與角色完美契合的漫威電影開山之作《鋼鐵俠》,到從角色核心轉為類型片核心的《美國隊長2》,再到“網絡段子式電影”《銀河護衛隊》《蟻人》……漫威電影宇宙都在精心布局著“主題公園”,塑造著能讓觀眾和其一起成長的角色們。
有時候,漫威甚至可以利用彩蛋和情懷掩蓋敘事硬傷,從而收獲粉絲的諒解,可見好萊塢構筑超級英雄明星體系的功力之深。
作為全球最熱門的IP之一,漫威電影自有其成功的秘訣。在第四階段,漫威不僅開拓了“流媒體+劇集”的發行新模式,在創作方法上也改變了前三個階段較為單一的思路,類型、風格、種族與地域文化上也一直在創新和拓展——
劇集《洛基》對多元宇宙世界觀的初步探索,解鎖了即將上映的《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中量子領域的大門,還引入了比滅霸更強大的大反派“征服者康”;
圖源:《洛基》
劇集《月光騎士》在古埃及地域的設定、男主采用拉美裔演員,以及首次將多重人格題材與古埃及神話相結合;
劇集《驚奇女士》對東南亞原生家庭的觀照、對青少年群體成長的側重、如何平衡現實與對偶像的追崇,都充滿異域文化碰撞下青春萌動的朝氣與活力;
劇集《女浩克》中融合了“律政元素+輕喜劇風格+女性主義視角”,還首次打破第四面墻,讓角色跳出主劇情,直接“找編劇改劇情”;
短片《暗夜狼人》以萬圣節為主題,首次以全黑白畫風呈現老恐怖電影風格……
圖源:《暗夜狼人》
無論這些探索是成功或失敗,都意味著漫威正積極轉型、突破,不斷消解類型片之間的壁壘,從而捕獲更多受眾。
一方面,漫威繼續沿用前三個階段的導演和制作班底,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故事的連續性、情懷的延續及視覺風格的統一;另一方面,漫威大膽起用了不少知名度不高但形象氣質符合角色的新人演員。如“驚奇女士”飾演者伊曼·韋拉尼,她不僅是符合角色設定的巴基斯坦裔超級英雄,更是漫威漫畫和電影的鐵桿粉絲。
這也在節約成本的同時,為MCU宇宙注入了不少新鮮的活力。
從一開始就定位為娛樂性質的爆米花商業片的漫威,以其市場的接納度說明了——觀眾仍然需要漫威電影宇宙作為平行宇宙般的存在,以短暫地在漫步和觀賞其宇宙中,暫時逃避現實煩惱。
話說回來,雖然《黑豹2》在豆瓣的評分一路下滑至5.7分,引人不禁憂心漫威的回歸是否能延續當年的輝煌成績。但漫威的回歸更大的意義在于,好萊塢與內地觀眾的對話互動增加了,還會帶來更多的文化交流。
畢竟,作為好萊塢規模最宏大的電影系列,漫威影業始終承載著內地院線對整個進口片市場的期待。這對過去飽受重創的內地院線來說,顯然是復蘇的良機。
未來的內地電影市場,會容納更加豐富多彩的內涵與文化、釀造更龐大的商業價值,更多的進口片也即將豐富未來的內地院線多元性和層次性,進而讓看電影重新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關鍵部分。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