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錢,相當于沒有了與世界交換的籌碼,只能被動地接受一切未知的風險。
人到中年,才會發現,一個家庭里,80%的矛盾,都可以用錢解決。
卡里有錢,才能心里不慌。
(資料圖片)
所以學會置頂自己的賺錢能力,是一個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位朋友,看他如何一步步改變了自己的生活,還影響了很多人的“錢途”。
01他叫李放,90后。
19歲,以優異的高考成績考入中央財經大學,攻讀保險金融。
21歲,被全美公立第三的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錄取,攻讀【經濟學】【金融數學】雙學位。
26歲,通過投資賺到1500萬。
28歲,創辦估值2億的公司。
看起來風光無比的履歷,實則卻是不斷逆襲的人生。
李放出生于河北,兒時家里很窮。
09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財經大學,之后又被全美公立第三的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錄取,繼續留學深造。
異國求學的路太艱難,為了節省生活開銷,李放經常要騎車2小時去上課,晚上再跑去圖書館打工。
一次偶然機會,他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貴人——美國投資教父朱利安·羅伯遜。
全球第二對沖基金老虎基金創始人;用800萬賺200億的投資傳奇;與巴菲特、索羅斯齊名。
朱利安·羅伯遜,管理資產超過360億美金
從這時起,李放開始研究聽他的講座,他的投資方法。
在把市面上的金融產品玩了個遍后,李放總結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方法論。
這套方法,讓他的投資幾乎無往不利。
很快,李放就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1500萬。
畢業時,許多華爾街投資人向他拋來橄欖枝。
而他卻做了一個大膽決定:回國發展。
02回國后,李放在網易做投顧中心負責人。 這期間他發現一個現象,很多人工作一輩子,拿著死工資,到頭來買不起房、結不起婚。 而買的起房、結了婚的人呢?為房貸愁,為孩子教育愁,被柴米油鹽壓彎了腰。 李放想到,如果自己不是因為投資賺到了1500萬,可能如今也和他們一樣,人生一眼望到頭,每天為生計疲于奔命。 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也曾指出: 為什么很多人勤勞卻不富有?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金融知識和方法,更不會金融投資和理財。可惜的是,在國內,理財教育很不到位。 基于此,李放辭掉了在網易的高薪工作,決定開始創業。為了讓更多的普通人通過理財,掌控自己的生活,創辦了億學學堂;
公司成立第一年,就幫助10萬+普通人實現了理財進步;其估值突破2億; 2020,2021,連續兩年榮獲“年度影響力教育品牌”獎項。2022年,更是實力獲央媒認可!榮膺央廣網“2022年度公信力教育品牌”!
李放老師的學員中,有企業老板、知名公司的高管,也有寶媽,和年近花甲的老人:30+的釘子哥,在老師的指導下,月收益6k+,足夠滿足家里日常吃喝花銷;寶媽豆豆,剛學第一個月就賺了2.5w,獎勵了自己一個最新款的蘋果手機;
90后姑娘小月,每年多結余10萬元,畢業5年在當地買了房;
40多歲的邱阿姨,兩個月就賺了12w,夠交一輛奔馳的首付了…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