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八所高校組團參加“深圳創投日”,傳遞出什么信號?
(資料圖)
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大多形成了知名的金融集聚區,深圳未來走向如何?
深圳如何深化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體制機制改革?
6月14日,深圳市政協舉行第七期“政情通報會”,圍繞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深化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進行研討。
通報會現場
40多年來,深圳金融業增加值從2300萬元增長至2022年的5138億元,增長了2.2萬倍,復合增長年均20.4%,與同期GDP的增速基本持平。
深圳金融業以不到3%的從業人口,創造了近六分之一的GDP,充分體現了金融業與經濟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在深圳的金融改革中,綠色金融成為一大亮點。到今年一季度,深圳的綠色貸款余額超過了7400億元。一批優秀的創新案例相繼涌現,其中包括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的中信碳賬戶獲第三屆國際金融論壇全球綠色金融創新獎。
“盡管深圳金融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績,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對標國際一流的金融中心,我們在實力、規模上還存在差距?!鄙钲谑械胤浇鹑诒O管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在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要牢牢把握綜改試點第二批清單的機遇;進一步促進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推動國家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在前海率先落地。
他特別指出,每月8日是“深圳創投日”,目前創投日影響力越來越大,尤其今年香港的八所高校組團參加,反映出對深圳市場的高度關注,以及對深圳營商環境的高度認可。
金融集聚區是一個地區最為重要的經濟活力區。在區域增長中,往往發揮著輻射帶動作用。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大多都形成了知名的金融集聚區,例如華爾街、倫敦金融城、陸家嘴等。
在此情況下,如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作?深圳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進一步重點推進重大深港合作平臺建設,統籌推進前海、河套、沙頭角等重大平臺建設,加快推進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深化廣深雙城聯動合作機制,共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河套、光明科學城、西麗湖與廣州科學城、廣州知識城的科技創新合作;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完善協同聯動機制,推進產業深度合作。
實施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是推動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大舉措,也是創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
如何 在法制軌道上推進改革?深圳市委政研室(改革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強化法制保障機制,用好用足特區立法權,堅持把深化改革創新與用足用好特區立法權有機結合起來,在改革的深水區、無人區推進配套立法工作,將改革的試點創新成果進行固化。
通報會現場,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特邀香港界別委員、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會長莊紫祥提出了“香港金融機構在深圳如何更好發展”的問題。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建議,要抓住“前海30條”的政策紅利,充分發揮香港本地市場層面的優勢,在資金、交易、人才方面,可以與深圳“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深圳市政協委員陳國雄、李小龍、周璇也與相關單位負責人進行了互動交流。
委員們表示,金融對推動深圳高質量發展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深圳正不斷提高金融發展能級以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