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6月15日消息,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啟動了《文檔圖像篡改檢測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制定工作,以期為文檔圖像內容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助力新時代AI安全體系建設。
該項標準由中國信通院牽頭,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科技創新企業及知名學術機構聯合編制。
作為牽頭方,中國信通院表示,《標準》將基于產業現狀,圍繞“細粒度”視覺差異偽造圖像鑒別、生成式圖像判別、文檔圖像完整性保護等行業焦點議題,凝聚行業共識,以期為行業提供有效指引。
據參與編制《標準》的合合信息介紹,此前,圖像篡改檢測的技術研究對象主要集中于自然場景圖像,針對被篡改的資質證書、文檔、聊天截圖等文檔圖像,傳統的檢測系統往往難以進行篡改判定及修改內容定位。
這是因為,一方面,真實場景中的篡改方法多樣、篡改視覺痕跡細微,對篡改檢測方案提出了挑戰;另一方面,文檔版面的復雜化、文本內容的多樣化亦成為圖像內容檢測識別過程中的“攔路虎”。此外,傳統的圖像篡改檢測方法在面對全局性的裁剪、調色處理以及組合式造假手法時,其檢測覆蓋面、精準度、安全性尚存在提升空間。
對此,合合信息方面表示,為實現文本篡改痕跡精準檢測,已研發了基于深度學習的圖像篡改檢測技術及相關系統,可檢測出多種篡改形式,智能捕捉圖像在篡改過程中留下的細微痕跡,并以熱力圖的形式展示圖像區域篡改地點,相關技術已被應用于銀行、保險等行業中。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