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實干拼經濟!南方都市報、南都大數據研究院上線“信心有數”欄目,用數據記錄廣東實現現代化的奮進之路,用數據描繪萬馬奔騰共創美好的活力之路,用數據書寫每一個你我昂揚向上的信心之路。
千里之行,系于你我;心中有數,廣東可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廣東共有18個城區入選今年全國創新百強區榜單,其中深圳南山區、深圳寶安區,廣州天河區位居榜單前三名。工信部下屬研究機構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近日發布《2023年賽迪創新百強區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全國(除直轄市、國家級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外)地級市市轄區創新水平進行全面評價,形成了2023年創新百強區榜單。
廣深各有7區入選創新百強區
在今年的全國創新百強區榜單中,廣東共有18個城區入選,其中廣州、深圳各占7個,佛山、珠海分別有3個、1個城區上榜。
據了解,《報告》從創新生態、創新動力、創新主體、創新成果四個維度構建了城區創新評價指標體系,每個維度下包含若干個二級指標,如R&D投入強度、雙一流高校數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發明專利授權量等。
《報告》顯示,全國創新百強區共擁有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為12.5萬家,較2022年增長了28.9%;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1814家,較2022年增長了116.2%。全國創新百強區教育支出和科學技術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的平均水平分別為22.5%和4.5%,分別高于全國水平7.2和0.6個百分點。
廣東17個上榜城區位居前50席
進一步梳理各地各區上榜情況,全國創新百強區前二十強中,廣東城區占一半席次;18個上榜的廣東城區,有17個位于前50席,顯示出廣東強勁的創新實力。
根據榜單統計,深圳南山區已連續6年位居榜首。2022年,南山區GDP歷史性突破8000億元,成為廣東首個超8000億元的城區,連續10年穩居廣東省區(縣)之首。2022年,南山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21件,為全國的23.6倍。
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省研發經費支出約42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26%,研發人員數量、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均居全國首位,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6年全國第一,廣東正成長為國家重要創新動力源。
專家表示,廣東作為改革開放先行者和經濟最活躍地區之一,其創新能力一直位居全國前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現代化的交通網絡、海量投資與資本流動,為廣東創新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出品:南都大數據研究院 南方新媒體科技公司
策劃:王衛國 鄒瑩
統籌:張純 凌慧珊
數據采集分析:李偉鋒 實習生 陳嘉寶
設計、動效:林泳希 鄧捷敏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