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深圳的重要使命。發展海洋經濟,不僅為深圳拓展了發展空間,還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向海而生、向海而興,今年深圳開局拼經濟,不僅由市領導率隊出海拿訂單,還大興調研之風,聚焦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4月4日,有媒體報道稱,《關于強化海洋經濟發展和資源保護利用的提案》作為今年的重點提案,將由市委書記孟凡利領銜督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深圳前海,圖源:IC photo
提案由市委書記督辦
有何重要意義?
深圳發展海洋經濟有哪些優勢和短板?
哪些區海洋經濟發展勢頭猛、潛力大?
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
加強海洋資源保護利用還有哪些功課要做?
一起來了解
No.1
為何由市委書記督辦?
據報道,今年深圳市政協將圍繞11件重點提案辦理情況開展提案協商。其中,深圳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提交的《關于強化海洋經濟發展和資源保護利用的提案》交市委書記孟凡利領銜督辦,民盟深圳市委會和市政協經濟委員會聯合提交的《關于建立產學研聯合網絡,做大做強未來產業的提案》交市長覃偉中領銜督辦。
《關于強化海洋經濟發展和資源保護利用的提案》
(以下簡稱《提案》)
為何由市委書記督辦?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長、
可持續發展與海洋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振宇
給出了他的回答
▽
這首先反映了
主政官員對海洋的重視、
全市人民海洋意識的增強
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概念的深入人心。
從資源條件看,深圳擁有114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60.5公里海岸線和51個島嶼,是典型的海洋城市。
從區位條件和城市能級看,深圳是離南海最近的經濟中心城市,離岸200海里即進入1000米深海域,承擔著南海油氣服務、國家安全戰略物資儲備的重任。
此外,隨著世界海洋經濟重心正向亞洲轉移,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的提出,以及技術條件的成熟,我國迎來發展海洋經濟的機遇期。
胡振宇
“我國陸域經濟經歷了40多年的高速發展,陸域經濟得到了充分年發展,海洋經濟方興未艾。”
胡振宇說,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海洋強國強省建設、向海圖強是時代的主題、國家的方向、世界的潮流。深圳近年來連續出臺文件,政策供給力度很大。
赤灣港航拍夜景,圖源:IC photo
在胡振宇看來,市委書記孟凡利曾任山東省青島市市長,非常重視發展海洋經濟。
據報道,2020年全國兩會上,孟凡利在山東代表團全體會議發言中,用“六個懇請”希望為青島贏得更多支持,包括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定位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等。
在孟凡利擔任青島市長期間,青島提出了“學深圳、趕深圳”的目標,并選派數百名干部到深圳體悟實訓,開創了干部培養新模式。去年4月,孟凡利來到深圳,也把青島發展海洋經濟的經驗帶到了深圳,在建設國家級遠洋漁業基地、召開國際漁業博覽會、建設養殖工船、建設藍色種業基地等方面直接點題。
從數據來看,2020年,青島海洋生產總值為3580億元,深圳海洋生產總值為2596億元,兩者之間還有一定差距。
胡振宇認為
孟凡利來到深圳
對于深圳親海、下海、出海
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2022年7月17日,深圳市委召開專題工作會議,部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工作,市委書記孟凡利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議強調,要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城市的好經驗好做法,強化深港澳海洋領域合作,增強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加大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力度,匯聚更多產業、資本、人才,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全力推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盡快取得成效。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孟凡利與中國海洋大學校長進行了會談。孟凡利表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過程中,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是重要的發展方向、抓手和支撐,要推進和中國海洋大學的合作。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海洋大學位于青島市。
中國海洋大學,圖源:學校官網
雖然對標上海、青島等城市
深圳海洋經濟發展水平還有一定差距
但也可以看到
近年來深圳海洋經濟發展勢頭迅猛
No.2
“大前海”打頭陣
這些區海洋經濟發展勢頭猛、潛力大
從2015年到2021年,深圳海洋生產總值從1873.2億元增長到3011億元,年增速超過10%,遠超GDP增速。
從2021年深圳各區海洋生產總值來看,南山、福田、寶安位居前三。
其中南山區過千億、福田區500億、寶安區300億,三區合計占比達60%,處于領先水平。
其他區都不到300億元。
鹽田區鹽田港國際集裝箱碼頭,圖源:IC photo
胡振宇稱,南山區海洋經濟領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先發優勢(深圳傳統海洋產業發展從蛇口起步)、高新技術優勢、大企業集聚優勢、經濟總量優勢等。
從數據上來看,南山區GDP超過8000億元,海洋生產總值約占該區GDP的1/8,全區涉海企業4600家,其中國高企業36家,占全市海洋國高企業的40%。海洋能源與礦產、海洋工程與裝備、海洋電子信息企業數量分別占全市的82%、55%、61%。福田、寶安海洋經濟發展也各有特點,福田主要是總部經濟,寶安是制造業。
依托南山、寶安優勢
面積達120平方公里的“大前海”
既是深圳海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也是現有海洋產業鏈的延伸地、
海洋新生產要素的集聚區,
是海洋新興產業發展潛力最大的區域。
按照規劃,前海合作區將重點發展海洋科技和海洋現代服務業,重點布局海洋新城、大鏟灣、蛇口國際海洋城等若干重要海洋產業組團。
胡振宇認為,隨著海洋新城、大鏟灣海洋力量的不斷增強,寶安區與前海合作區將成為黃金內灣的海洋明珠。
鹽田區鹽田港保稅區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圖源:IC photo
深圳東部的大鵬新區、
深汕特別合作區
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大鵬新區
胡振宇說,大鵬新區海域非常適合舉辦賽事,以中國杯帆船賽推動賽事舉辦和濱海旅游業發展,是東部海洋經濟的亮點和巨大增長點,與香港每年400多次帆船賽相比,大鵬新區賽事活動潛力巨大。
深汕特別合作區
深汕特別合作區依托小漠國際物流港建設和比亞迪汽車產業基地建設,將迎來快速發展。未來比亞迪計劃每年出口300萬輛新能源車,加上港口油氣運輸,會帶來東部港航業的快速增長。
深汕特別合作區依山面海,擁有50.9公里的優質海岸線、115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3公里連續沙灘等珍貴的海洋資源。目前,小漠國際物流港(一期)已建有2個10萬噸級多用途泊位和1個5萬噸工作船泊位,設計年吞吐量450萬噸。規劃至2035年建設12個泊位,年吞吐量為1800萬噸。
據報道,“十四五”期間
深圳將以“兩廊引領”
打造“廣深港”海洋科技創新走廊、
“深惠汕”海洋產業發展走廊
? 以寶安重點片區為核心打造海洋新興產業引領區;
? 以前海、南山、福田重點片區為核心打造海洋科技金融服務集聚區;
? 以鹽田、大鵬重點片區為核心打造海洋產城科教融合示范區
? 以深汕特別合作區重點片區為核心打造深汕產業拓展區
四區聯動,優勢整合,構建“兩廊四區”海洋經濟發展空間格局。
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正處于“雙區”建設、海洋強國建設的機遇期
政策優勢、自然稟賦和區位優勢等都很明顯
但也有一些因素
制約著深圳海洋經濟的發展
No.3
深圳發展海洋經濟有哪些短板?
《提案》指出,深圳海洋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仍存在明顯短板。此外,深圳海洋科研較弱、產業發展水平不夠高、企業參與動力不足,人才緊缺等因素也不利于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鹽田港集裝箱碼頭,圖源:IC photo
產業
從產業來看,深圳海洋經濟仍然以傳統產業為主。2010年,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海洋能源與礦產業這三大海洋產業就占全市海洋經濟比重的90%。雖然2021年這一比例已降至55%,但海洋工程和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優勢產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占比依然不夠高。
海洋科研和人才培養
從海洋科研和人才培養來看,深圳與廣州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深圳陸域經濟有“6個90%”:即9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以上的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的研發資金來源于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出自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源于龍頭企業。
但在海洋經濟方面,無論是企業、研發機構、學校建設、專利技術、人才培養,深圳整體上還處于“從無到有”階段。
胡振宇認為,深圳企業發展海洋產業動力不足,是因為海洋產業具有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等特征,需要高技術作為支撐,需要保險、金融來對沖風險。
深圳海洋大學籌建負責人林間曾提及——
深圳海洋行業在“四鏈”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發展不平衡、部分領域存在短板、整體競爭力不足、海洋高端專業人才儲備不足等。對標倫敦、新加坡等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在科技創新、海洋經濟、綜合管理和全球治理等各大領域均存在明顯短板,缺乏參與海洋國際交流的高端平臺,海洋國際影響力較弱。海洋新興學科尚未形成完整體系,海洋高科技、海洋法律、海洋金融等領域高端人才嚴重不足。
那么面對“短板”與挑戰
身處“雙區”建設、海洋強國建設機遇期的深圳
如何發揮優勢
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No.4
如何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力推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是深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能級的一次重大機遇。
《提案》提出,要強化法制保障和政策支持,加快制定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促進條例,利用特區立法權優勢破解海洋管理難題,加強海洋綜合管理頂層設計,把握“雙區”驅動和“雙區”疊加效應,立足先行先試,發揮立法引領推動作用,夯實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的法制支撐體系,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同時,《提案》建議加強港口航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全球高端國際航運服務水平;加強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建立陸海統籌的全域生態安全格局。
《提案》還提出,深圳應加大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力度,引領綠色發展;完善標志性海洋文旅產品和公共設施,打造世界級濱海旅游目的地。
深圳灣,圖源:IC photo
據胡振宇透露,在法制保障和政策支持方面,深圳正在起草深圳市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條例。
2022年初以來,深圳市連續推出數個重磅文件,包括《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深圳市培育發展海洋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深圳市現代漁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深圳市海洋發展規劃(2022-2035年)(征求意見稿)》等。今年還會有相關規劃出臺,將從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海洋生態文化、海洋綜合管理、全球海洋治理5個方面推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胡振宇
“深圳是數箱子的,香港是數單子的。”
胡振宇認為,發展海洋經濟,深港合作大有可為。以海洋交通運輸業為例,深圳與香港各有特點——
? 深圳是在從加工貿易起步的傳統貨物交易,往外運貨的;
? 香港是國際交易樞紐,是做中轉交易的高端服務的。
深圳的主要優勢在于產業,在資金融通、結算交易、教育科研、人才培養、國際規則對接、海洋環境保護等許多方面,都可以與香港進行合作互補。
在高校建設方面,2021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其中提到:支持深圳加快組建高水平海洋大學,設立中國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哈爾濱工程大學深圳海洋研究院。
深圳海洋大學籌建負責人林間曾表示,海洋大學將開設“交叉技術與工程學部”“交叉科學學部”“國際商法航運學部”“創新融合學部”等學科,精準靶向引進大灣區涉海龍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加快培養海洋高端人才,推動深圳海洋經濟跨越式提升。
同時,大學還將著力打造國家級海洋科技平臺,攻關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補齊我國海洋高端技術、法律短板,全面推動我國向深遠海拓展,為我國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提供戰略支撐。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