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深圳是一座年輕之城,但深圳也有很多“老朋友”,蛇口街道的“拓荒牛”群體是個典型代表,該街道常住老年人口占比為7.93%,已明顯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且形成了受教育程度較高、低齡老年群體集聚的現狀。
當下,蛇口的“老朋友”們不得不面臨他們的新問題:如何養老?
3月9日,蛇口街道舉行“1+1+N”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研究課題結題暨發布會,會上發布了《蛇口街道實施“一刻鐘養老圈”嵌入式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一刻鐘養老圈工作方案》),這是深圳首個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作方案出臺。也是對“在蛇口如何養老?”這個問題的回答。
蛇口街道于2022年開始實施“1+1+N”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課題研究,經過一年兩個月的調查研究,形成了《一刻鐘養老圈工作方案》、《蛇口街道“1+1+N”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調研報告》兩大課題成果。以及《蛇口街道“1+1+N”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小區長者服務點工作手冊》、《蛇口街道長者服務手冊》。
南山區民政局局長林偉軍表示,“四份成果文件一方面系統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老有頤養’幸福街區,另一方面回答了如何建設的問題,思路清晰,措施具體,特色鮮明,兼具系統性、創新性和實操性,為下一步推進落實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作用。
未來三年,蛇口街道將通過探索一個模式、培育三支隊伍、實施六大行動,實現基本養老服務供給更加有效、養老人才隊伍持續壯大、養老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加快構建“四級養老服務網絡”,到2025年全面形成蛇口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打造“一刻鐘養老圈”,這不僅是蛇口立足于群眾需要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的基層實踐,也是讓蛇口更顯溫度的民生實事。
蛇口街道首創的“1+1+N”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由街道統籌部署規劃,以社區黨委(1)為主體,以專業養老機構或小區物業管理處(1)為樞紐,以社會服務企業、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愛心人士等社會多方力量(N)為補充。記者了解到,蛇口街道海濱社區就針對40位獨居、空巢、高齡老人的實際需要,通過構建“黨建+物業+養老”的服務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滿足其基本的生活照料、家居清潔等需求。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