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綏佳線265公里雨量報警,雨量連續12.2毫米。”7月3日,綏化工務段防洪微信群里,路橋科工作人員將出巡信息發布到群里,并通知相關車間做好檢查準備。進入汛期以后,該段防洪辦安排專人24小時不間斷觀云盯雨盯圖,實時掌握降雨狀況及出巡情況,及時了解汛期動態。
該段管內共有35座大小橋梁穿越8條河流,綏佳線、湯林線屬于山區鐵路,齊北線、北黑線、濱北線屬于平原地域,管內二級防洪重點地段有7處,三級防洪重點地段67處。入汛前,該段認真研究并確定防洪重點處所,組織專業人員,按照河到岸、涵到內、坡到頂的要求,全面排查防洪隱患,全面落實“防、避、搶”工作要求,促進防洪工作由被動搶險向主動預防轉變,由季節性應急向常態化管控轉變,積極做好抗大洪、防大汛的各項準備。
該段利用時光易培軟件線上組織2372名職工對防洪關鍵崗位人員進行培訓,以培訓有關規章制度、應急知識和處置技能為重點,并進行培訓測試。培訓后,組織11個線路車間和2個路橋車間開展打樁加固、堆碼裝土編織袋等貼近實戰的應急演練,過程中突出信息傳遞、指揮決策、協調聯動、現場處置等環節,演練后做好總結,專業科室干部全程盯控在現場,對存在問題和不足進行歸納改進。
健全路地協防體系,該段路橋科、各線路車間與所在地有關氣象、水利、防汛等部門對接,核對更新沿線地市和縣區應急防汛、與鐵路有關的水庫塘壩等部門聯系方式,將防洪管理人員加入轄區內氣象信息服務短信平臺、氣象和防汛等微信群,建立有效信息渠道,保持雨情、水情、庫情等信息實時傳遞,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他們還利用鐵路災害應急電話標牌,在沿線村屯、道口建立雨情災情信息聯絡點,拓展險情災害信息報告渠道,積極爭取社會力量參與鐵路防洪安全協防。
此外,該段還做好人員、物資、機械準備,成立了300多人的應急搶險隊伍,分線別在北安、綏化、南岔、伊春四地車站存放塊石、碎石、土毛石共計32車,在沿線準備大型機械挖掘機17臺、裝載機10臺,確保及時應對汛期突發水害。(中國日報黑龍江記者站 周慧穎)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