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瀟湘晨報
(資料圖片)
記者|張沁
近日,有網友稱,成都一小學通知學生家長,需要參加為期三天的家長培訓會,引發網友爭論。
網傳“入學通知書”截圖顯示,在溫馨提示部分,家長被告知,2023年8月19日-21日將舉辦首次家長培訓會,時間為每天上午9點-12點,下午2點30分-5點30分,形式為線下培訓。該學校還建議,為確保培訓效果,請家長根據學校培訓時間提前做好工作安排準時參培、全程參培,并做好筆記。
該內容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支持,“幼兒園到小學,孩子是一種轉變,家長也是,肯定有很多方面需要學習”,“家長很多時候不知道怎么更好地教育小孩,學校培訓一下很好”,也有不少網友表示不解,“溝通可以,但是3天是不是太久了”,“家長也要上班,難道所有家長都請假嗎”。
校方:網傳內容與實際有出入,通知書上的表述引發誤解
據了解,發送此份“入學通知書”的為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7月5日,瀟湘晨報記者聯系上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工作人員表示,“網傳的內容和實際的情況有些出入,之前確實考慮不周,通知書上的表述相對簡單一點,就引發了一些誤解。”該名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并不是家長會,而是針對新生家長的一個公益講座。舉辦的目的是幫助新生家長和孩子順利地實現幼小銜接,這樣他們才能夠更快更好地去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孩子要升小一了,對于家長來說,家長其實存在一些焦慮,也有一些困惑。針對家長的需求,采用了這樣一種溝通方式。此前已經嘗試了多年,家長反饋的情況也是比較良好。”
該名工作人員表示,此次家長講座,主要是針對小一的家長。講座采用的是現場和直播還有回放的方式。家長可通過線上或者線下的方式自愿參加,是免費的,“家長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根據自己的時間去安排。”
此外,根據家長反映的情況,學校已進行優化調整,“主要是一個時間方面進行了調整,分期組織,全部都安排在周末。保留往年直播加回放的方式,家長不能到場,不方便來線下看的時候,線上也可以自主進行選擇學習。”
教育專家:校方與家長若思考角度不在同一層面,容易激發矛盾
此事為何會引發如此大的爭議?學校和家長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如何做到“各司其職”有“默契配合”?對此,瀟湘晨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師范大學博士、湖南源動力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周延前。
“我覺得這種行為是沒有必要的。”周延前認為,一年級的孩子在家校共育的環境中更多的是適應的過程,“學校這種做法是過度制造學習焦慮,增加了家長的負擔。從家長的反饋來說,如果對學校的做法不適應、不認同,置之不理的話,由此便會激發家校矛盾。”就此事而言,家長及學校雙方的立場和思考角度,沒有站在同一層面上,就會引發誤會和爭議。“學校發布這個通知沒有充分站在學生家長的角度進行思考,是一種考慮問題不夠周全的不妥行為,這種考慮不周全就會引起家長產生其他的聯想,激發矛盾。”
周延前表示,學校是具備專業教育學生能力的單位,作為家長來說,很多家長不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學校若把自身要履行的責任和義務轉移給家長,當家長出現與工作及其他生活沖突時,便會產生矛盾。”作為家長來說,有義務積極配合學校、班主任老師及任課老師。例如孩子回到家以后,家長應想辦法去鞭策、鼓勵孩子完成學習任務,學校和老師應與家長多溝通交流,“例如在某個階段,學校有哪些教育工作,家長要清楚,在某些方面要做好配合。因為孩子在成長階段當中存在個體差異,群體差異,家長、班主任老師以及任課老師增強互動,增強溝通,雙方互相了解孩子的表現,以此來指導孩子在哪些方面還要提升,從而更好地培養孩子。”
(來源:瀟湘晨報)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