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1日上午,中華經典文本細讀研討會暨第七屆杜甫讀書會在河南大學鄭州校區友蘭學堂舉行。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河南大學、四川師范大學等10余所高校、研究院的3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開幕式由河南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劉百陸主持,河南大學副校長傅聲雷、文學院院長武新軍、中國杜甫研究會會長劉明華致歡迎詞,河南省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葛景春作《杜甫五言排律研究之我見》的大會報告。
本次讀書會以報告和評議為主,分為上、下兩場,每場兩組進行討論。上午場第一組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王維研究會會長陳才智主持,曾祥波的《<錢注杜詩>整理芻議》對錢注本的文獻版本進行了新的考述,陳才智的《論詩王——杜甫接受史的別樣視角》對“詩王”這一稱號的文獻出處以及后世使用情況加以梳理,彭燕的《論杜詩對謝靈運詩歌的接受與超越》從語言、結構、精神三方面論述杜甫詩學謝靈運。第二組由西南大學楊理論主持,谷曙光的《詩文一理、聚觀通證:杜甫詩與文章學關系綜論》為后世以文章學之法注杜、評杜開辟了新視角,楊理論的《<杜律發揮>本源發覆舉隅》發掘大典禪師《杜律發揮》評點的源流所在,肖硯凌的《論唐詩學文獻對于唐代“詩史”研究的意義——以唐詩話為例》則從三方面梳理“詩史”的發展變化。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