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記者 羅祎辰)雖然市場對硅產業鏈疲軟已有預期,但頭部公司一季報數據仍讓投資者倍感心涼。繼新安股份(600596.SH)公告Q1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約91%后,昨日,“硅王”合盛硅業(603260.SH)也交出了一份凈利潤同比下滑約51%的成績單。頭部公司業績受創主要系工業硅、有機硅等產品價格下滑。上海鋼聯分析師江旭芳受訪表示,一季度工業硅價格持續下行,從1月通氧553報價18000元/噸以上一路下行,目前已跌至15500元/噸左右,跌幅近14%。主要下游產品有機硅行情更為嚴峻,一季度有機硅DMC均價約16617.78元/噸,同比2022年一季度下降約57%,環比2022年四季下降約48%。工業硅和有機硅價格走勢差異在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上也有明顯體現。手握上游工業硅資源,合盛硅業在這輪有機硅價格大跳水之外,仍可享受來自多晶硅需求的支撐,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57.29億元,同比下滑10.35 %,歸母凈利潤10.03億元,同比下降51.11%。新安股份則直接受到有機硅價格跳水沖擊,業績下滑更為劇烈,公司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從2022年的12億元銳減到今年的1億元上下,同比降幅約91%。令業內更為憂慮的是,因需求端持續疲軟,這輪從2022年Q3開始的行業下行期仍看不到拐點。隆眾資訊分析師劉昊指出,二季度工業硅整體呈下降的趨勢波動,各廠家為保證出貨積極跟跌,多數工廠目前利潤已倒掛,而成本端仍較堅挺。另一位工業硅期貨分析師受訪表示,高溫天氣或許能帶來一些轉機,通過電價抬升支撐工業硅價格走高,但即便如此,廠商利潤也難有起色。下游有機硅前景也不容樂觀,在終端需求持續萎靡的背景下,業內依然不乏繼續看空的聲音。據隆眾資訊調研,近5成受訪者對后市持悲觀態度,剩下相對樂觀的從業者中,大多持的觀點也是“目前價格已經跌無可跌”,更多反映的是從業者對“否極泰來”的美好期待,但即便如此,業內也不敢輕言Q3行情回暖,而是將拐點的預期也放到了Q4。有機硅拐點難尋,合盛硅業將目光投向需求相對穩健的多晶硅領域。4月20日晚,公司連拋3筆大額投資擴產計劃,建設硅基新材料產業一體化項目、年產150萬噸光伏玻璃項目和年產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總投資金額規模達425.86億元。對于合盛硅業此番布局,有券商機構看好隨著光伏新能源產業鏈一體化格局的逐漸形成,將為公司長期成長注入新動力。 但在行業周期下行大背景下,逆勢擴張前景如何難以預料。行情數據顯示,4月以來多晶硅供過于求的情況比較明顯,伴隨產量(預估)環比上漲,多晶硅價格出現緩慢下行。業內擔憂,目前光伏產業鏈上下游產能都處于擴張期,伴隨著產量的增加,硅片和硅料價格會繼續承壓。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