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4月20日電 (薄晨棣、高清揚)今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知識產權宣傳周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22 年)》、2022年中國法院十大知識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
最高法副院長陶凱元介紹,全國法院2022年共新收一審、二審、申請再審等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26165件,審結543379件。案件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技術類案件持續上升,中西部等地知識產權保護需求強勁,知識產權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用進一步凸顯;二是互聯網審判機制不斷創新,智慧法院建設深入推進,司法便民利民機制持續健全;三是糾紛實質性化解持續加強,權益保障更加全面,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日益增強;四是審判重心有序下沉,法院管轄分工更加完善,知識產權案件審判質效穩步提升。
立足審判職能,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能力和水平。2022年,人民法院牢固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激勵科技創新和維護公平競爭的職能作用,持續加大對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力度,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助力品牌建設,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保護水平進一步提升。
深化改革創新,健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人民法院堅持以改革思維破解難題,以創新方式保護創新,健全知識產權訴訟制度,深化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改革,全面推進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全面落實四級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最高法制定司法解釋,優化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集中管轄規則,健全管轄科學的司法保護體制,合理定位四級法院審判職能,優化審判資源配置。目前,全國具有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管轄權的基層法院已達558家,基層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的重要功能得到進一步發揮。
心懷國之大者,保障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技強國建設。人民法院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聚焦重點領域關鍵技術,持續加大對原始創新技術、種業種源等重點領域和新興產業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服務保障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技強國建設。加強醫藥知識產權保護。提升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充分運用舉證責任轉移、排除舉證妨礙、加大懲罰性賠償適用力度等手段,切實減輕權利人舉證負擔,有效遏制侵權行為。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妥善處理相關案件,強化對平臺經營者合法數據權益保護,及時回應新領域新業態司法需求及社會關切,推動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加強協同保護,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人民法院持續加強與行政機關協同配合,推動形成知識產權保護合力。充分發揮司法審查監督職能,加強司法審判與行政執法銜接協作,促進行政執法標準與司法裁判標準統一。進一步加強與行政機關的協同配合。積極推進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建設。推動構建區域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深化國際合作,擴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影響力。人民法院著力加強知識產權國際司法交流與合作,依法公正審理涉外知識產權案件,平等保護中外權利人,深入推進國際知識產權訴訟優選地建設,我國知識產權司法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公平公正審理涉外知識產權案件,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利,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深度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權治理,持續擴大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影響力。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