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怎么樣(為什么湖南人最堅韌?)
我說的時候你可能不相信。我在湖南住了兩年,湖南的特點是風景秀麗,人杰地靈。我覺得湖南人比東北人、內蒙古人、藏族人、人更彪悍。其實他們是民俗最濃厚的省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湖南有三湘四河,但看湖南,不能看湘江流域、資江流域,要看沅江、澧水。我們應該看看廣闊的洞庭湖。湖南的地勢也是西高東低。湘西十萬大山中的涓涓細流、沅江、澧水,其實是湖南人的母親河,是三湘真正的水資源之源。
3.大湘西的苦難歷史,培養了湖南人引以為傲的所謂霸氣。湖南的霸氣比湖北更能代表楚國800年的艱難立足。楚文化與中原文化一度水火不容,高山之上的湖南人被歷代封建王朝歧視、鄙視、驅趕。因此,湖南人天生就有一種不屈不撓的血統,生存、困苦、奮斗、奮斗。
4.在原始社會,湖南是三苗、白蒲、楊越(百越支系)之地,是歷史上遷徙最多的苗族后裔,是蚩尤的后裔,苗族的歷史原本就是一部苦難史。雖然現在苗族遷移到云南、貴州、四川、廣西、越南、緬甸、泰國,但湖南支系應該是最古老的支系。
5.湘西的靜夜,天門山腳下,鳳凰古城,永州土司王葉府。我們可以慢慢觸摸到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一群被稱為苗族的后裔,在大山深處,他們世代與統治者、政府官員、漢軍,尤其是元軍、清軍反復交戰。
6.歷史上,甘家曾發生過一次苗族起義,這在正史中并沒有很好的描述,也不為人知。這次起義始于乾隆六十年,止于嘉慶元年。起義以貴州松桃、湘西花環、鳳凰、吉首為中心,覆蓋湘西、黔東北廣大苗族地區和川東南地區。事實上,這次起義對于我們研究湖南人彪悍作風的形成與苗族苦難歷史的內在聯系具有一定的意義。
7.湘西的廣大居民現在被稱為土家族。其實湘西最早的原住民是苗族。苗族不僅能參加甘家起義,而且歷代都好戰。甘家起義實際上是清朝中期最大的一場戰爭。從甘家起義開始,湘西人早在當時就表現出了戰斗精神和霸凌特征。
8.當時的官軍幾乎用盡全力在全國范圍內消滅起義。一支堅強勇敢的苗軍,永遠是一群打不垮、拖不倒、打不垮、滅不滅的硬骨頭。他們一直纏著剿匪軍,打了又打。而且,他們延續了和平時期為人民服務、戰爭時期為士兵服務、饑荒時期為人民服務或饑荒時期為土匪的傳統,即漢族和苗族通婚和巴人遷徙后形成的苗族或土家族。
9.任何群體的共同特征或族群特征的出現,其實都是由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構建的。它們都有一個持續的傳統,發生的根源和來源是可追溯的。
10.苗族的苦難史、湘西的土匪史、曾國藩的剿匪史、長沙的抗日戰爭史、后來的戰爭史,都是同省出類拔萃的人物,起到了引領和示范的作用。是偶然的而不是必然的?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