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伴隨者是什么意思
近期,有國內網友表示收到提示短信,被告知與新冠確診病例同時空伴隨,要求在收到短信之日起,72小時內完成兩次核酸檢測,其間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逾期未做核酸,一碼通將賦黃碼,并按照相關疫情防控政策進行管理。隨之有網友疑惑,“我什么時候與感染者有過交集?”“什么是時空伴隨?”“會不會感染新冠病毒?
什么是時空伴隨者?
時空伴隨者,是指14天內,與確診患者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網格(范圍是800米*800米)內,共同停留過10分鐘的人。通俗地說,比如感染者14天內到過某地,而你這14天的軌跡與他有過交集,無論是身體上擦肩而過,還是通信信號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認定為時空伴隨。
來自西安的疾控專家表示,篩查“時空伴隨者”可以更大程度發現潛在風險人群,將更多存在“時空重合”而有可能感染的人群納入到重點排查中,真正做到早期發現和防控關口前移。
圖片來自 ***
接到被標記為“時空伴隨者”的提示短信后應該怎么辦?
來自西安的疾控專家表示,一方面先不要緊張,“時空伴隨者”代表您近期可能與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直接或者間接的接觸;另一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視,應配合進行以下操作:
一是立即主動聯系您所在的社區、單位或入住的賓館酒店,及時告知本短信情況,并按照要求落實核酸檢測等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個人防護;
二是做好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干咳、鼻塞、流涕、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等癥狀,要及時就近到醫療機構就診,并告知醫生相關情況。就醫途中請做好個人防護,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是積極配合完成社區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認真履行疫情防控義務。
又如成都警方在曾表示,健康碼黃碼人員和收到成都市公安局、市疾控中心短信提醒的時空伴隨風險人員應立即向社區報備,并在3天內進行2次核酸檢測,2次核酸檢測間隔應在24小時以上,獲得核酸陰性結果前請居家,不要外出。
也有一些疾控部門提示,如被認定為“時空伴隨者”,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應及時向所在社區和單位報告,盡快到就近的核酸檢測點開展核酸檢測,途中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若檢測結果陰性,24小時之后再做第二次檢測,若仍為陰性,請繼續做好14天自我健康監測,其間盡量避免外出活動。一旦出現發熱等可疑癥狀,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其實“時空伴隨”、“時空伴隨者”已不是新詞了,剛出現時也曾引發了廣大網友的討論。那么在上海有“時空伴隨”這樣的概念嗎?
資料圖
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就曾表示,“時空伴隨”不是一個醫學名詞,它不是一個醫學上的概念。從字面上理解,是在時間和空間上有過交集,這個交集還不一定是兩個坐對面的人的交集。“時空伴隨者”這個概念應該謹慎地使用,它基于大數據,但是我們不能濫用大數據。我們需要有一個軌跡的判斷,科學精準的排摸去分析,兩個坐對面的人有沒有做好防護、有沒有接觸,以什么樣的方式接觸,都需要去做判斷分析,所以“時空伴隨”大數據分析要利用好,建立在大數據支撐基礎上的流行病學調查才會更精準、更快速。
關鍵詞: 什么是時空伴隨 會不會感染新冠病毒 時空伴隨是不是醫學上的概念 收到時空伴隨者提示短信后怎么辦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