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走進湖北大學宜都產業技術研究院,駐點工作的楊桂春和姜軍兩位教師正忙著和企業對接。
生物醫藥、精細化工是宜都市兩大主導產業。2021年10月,宜都與湖北大學達成協議,依托其化學化工學院科研能力,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共建宜都產業技術研究院。
“有了這個平臺,企業研發投入質效提升好幾倍。”宜都華陽化工研發負責人覃華中介紹,專家團隊現場免費解決工藝和技術等問題,課題合作也是花小錢辦大事。
湖北宜化楚星公司在生產工藝上長期面臨副產物甲醇較多、后期除醛成本較高的問題。2021年11月,宜都產業技術研究院派出李焰教授與企業對接,研發技術、解決問題;今年3月,技術研發取得突破,改良后的生產工藝能將副產物甲醇減少80%,環保除醛壓力大為降低,且產品色澤更優,降低綜合成本超10%。
高效的轉化效果,大大增強了企業投入信心。湖北宜化集團精細化工產業副總裁裴豐說,在科技部門引導和平臺資源支持下,公司每年研發經費已占銷售收入的5%,相繼開發微粉級季戊四醇、99%高純季戊四醇等細分產品,廣泛應用于抗氧劑、阻燃劑等領域,發展前景廣闊。
宜都化工園是宜昌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核心承載地之一。宜都高新區投資促進辦副主任陳宏說,通過科技賦能,園區磷化工產業正加速向新能源新材料升級,園區已基本形成涵蓋鋰電池正極材料、電解液、輔材的產業鏈閉環。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宜都實現規上工業產值306.6億元,同比增長2.7%;公共預算收入9.3億元,同比增長13%;進出口額12.17億元,同比增長45.57%。
2022年8月,宜都成為全國首批創新型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持續進位至第63位。宜昌市副市長、宜都市委書記譚建國表示,宜都將進一步聚集優勢創新資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完善創新型產業體系,進一步凸顯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和科技為民惠民的實效。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