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甘肅經濟日報靖遠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李炎蕓)時下,走進靖遠縣東升鎮保安村的萬畝文冠果種植基地,一簇簇形態各異的文冠果花競相綻放。
東升鎮保安村村民張國義告訴筆者:“以前這片果園全是戈壁荒灘,刮大風時黃沙漫天,自從栽種果樹后,起到了防風固沙的作用,環境變好了,心情也舒暢。”
靖遠縣把文冠果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有機結合,走出一條“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綠色發展路子,筑牢了靖遠干旱山區的生態屏障。目前,已建成萬畝以上種植基地3個,千畝以上種植基地5個,文冠果種植面積達到23.8萬畝,年產量達2455噸,產值達6100余萬元。
近年來,靖遠縣堅持把造林綠化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綠色發展的具體行動和改善生態環境、增進群眾福祉的重要舉措,持續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和國土綠化行動。文冠果作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推廣的木本油料植物,種仁含油量高,具有生長周期快,耐寒、耐旱、耐鹽堿、防沙固沙等特點,具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和生態價值。如今,文冠果已成為靖遠縣的經濟林,力爭到2025年,文冠果種植面積達到30萬畝,讓群眾在綠水青山間共享“生態紅利”“綠色福利”和“產業效益”。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