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喝咖啡嗎?
一年一度的上海咖啡文化周
就在今天正式啟動!
(相關資料圖)
在喝咖啡這件事上
上海人在全國早就鼎鼎大名
美團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
上海的咖啡館數量
已經超過8500家,再創新高;
上海外賣咖啡的年交易用戶數量
已接近300萬,
交易規模達到了全國咖啡體量的
十分之一,為全國最高。
確實,“海派咖啡”
可以說是上海的城市名片之一
但要說誰能做
上海咖啡文化的“代言人”?
那可真沒人敢拍胸脯說了算
今天,小坊就斗膽
推薦一位“民間代言人”
——阿鳳阿姨
一位深藏在弄堂里的咖啡愛好者
說起和阿鳳阿姨的相識
也算是緣分使然
她是小坊法治部的同事
在拍舊區改造選題時
無意中碰到的
報道推出后
阿鳳阿姨的故事
感動了很多觀眾和網友
紛紛感嘆
“有腔調的上海人”
“這才是生活態度”
也因為出現在上海觀眾
耳熟能詳的法制專題里
還有不少網友調侃:
阿姨到底出啥事體了
被“案件聚焦”盯上了...
一次偶然的相遇
我們認識了
熱情的阿鳳阿姨
在黃浦區有這樣一片老宅
建國東路143弄的弄堂里
局促又雜亂
非機動車和各種生活搭建擠占了
弄堂的大部分區域
這里和距離僅一步之遙的
中心商圈、高樓大廈形成了
鮮明的對比
拍攝間,一位阿姨主動上前和記者聊了起來。阿姨叫阿鳳,60多歲了,在弄堂里住了幾十年。得知需要采訪,阿姨熱情地說要帶著記者逛一逛。
建國東路143弄這條老弄堂最窄的地方不足兩米寬,對于這片居住了幾十年的老土地,阿鳳阿姨是如數家珍。年代久遠的老弄堂擁擠不堪、狹小逼仄,亂搭建、私拉電線的現象也不少。
住在“握手樓”的阿鳳阿姨
自己煮了十幾年咖啡
穿過窄窄的弄堂
阿鳳阿姨帶著記者來到了
她所住的樓棟
過道僅能一人通行
一側還擺了煤氣灶
和一些廚房用具
只見阿鳳阿姨熟練地
踩上坡度有70度左右的樓梯
記者連喊:當心當心
阿姨所在的弄堂房屋,圍著彎彎曲曲的逼仄“一人巷”而建,因此樓與樓之間距離非常近,甚至窗戶一打開,就可以和對面樓里的鄰居握手。“握手樓”的說法,也由此得來。
不過,
如此擁擠逼仄的居住環境,
在開朗的阿鳳阿姨眼里
也并非一無是處,
“小戶小景生活氣息很濃烈的,
你看,可以握手”
阿鳳阿姨
所在的這處屋子只有八九平
在當時趕上舊改征收
不少東西都已打包完畢
“阿姨,
你還自己煮咖啡啊!”
不經意間,記者發現,
一旁柜子上擺著一臺幾千塊的
德龍咖啡機
“ 喝了十幾年了!
我小資呀,
正正式式的上海人!
有腔調誒!”
?提到咖啡,
阿鳳阿姨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
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起
陪伴自己多年的“老伙計”
(此處@德龍咖啡,
快來看你的野生代言人)
雖然已經陪伴阿姨多年
這臺咖啡機
依然被阿姨擦得锃亮
即將搬到過渡房居住的
阿鳳阿姨表示:一定要帶上
這跟了自己十多年的咖啡機
搬進過渡房
阿鳳阿姨又添置了些
咖啡好伙伴
現在,阿鳳阿姨已經
搬進大木橋路上的過渡房
生活得有滋有味
當記者再次拜訪時
阿鳳阿姨還不忘拿出
自己的拿手絕活——泡咖啡
別說還挺專業!
“用的都是進口咖啡豆,
加的都是燕麥奶!”
阿鳳阿姨:
奶泡打得好壞,你今天這杯咖啡質量也不一樣。我用的燕麥奶,倒之前要搖,不搖它打不出泡,還會有沉淀的。
打泡機運作時,就可以啟動燒咖啡了。說話間就好了,奶泡就打好了,然后貼著杯壁倒下去,奶下去,泡在上面,知道了吧。
每天清晨起床
阿鳳阿姨都會來一杯咖啡
讓咖啡叫醒自己~
“到了這把歲數了,
還是要讓自己開心起來,
余生太短了。”
這一杯杯咖啡都是
阿姨對生活的熱愛!
據了解
阿姨家里在弄堂有兩間承租房
算起來,能夠分兩套房
一套440萬,一套518萬
未來居住環境也將得到大幅改善
我們深深地祝福阿鳳阿姨,
早日住進更寬敞的新居,
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下,
用心愛的咖啡機沖上一杯燕麥拿鐵,
品味更醇香的味道、
更體面的生活、更安穩的未來……
上海咖啡文化周又來了
阿鳳阿姨,
阿拉一道吃杯咖啡伐??
來源:新聞坊綜合案件聚焦(記者:金嬿 攝像:劉水、喬楚)
編輯:許露露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