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與工程建設領域深度融合為特征,以工業化建造和數字化建造為基礎,以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效益和品質以及推動生產力升級和生產關系重塑為目標,實現工程項目全過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建造方式。2022年10月底,深圳市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
根據相關要求,深圳市近期印發出臺了《深圳市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通過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三年建設實施,建立技術標準、項目建設、產業培育、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政策支持“六大體系”,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掌握一批具有領先水平的智能建造核心技術,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骨干企業,形成深圳特色的智能建造產業集群,智能建造發展整體水平居于國內領先地位,工程建設領域實現從建造、制造到智造的轉變,成為全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典范。
搶占智能建造技術制高點 推動形成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領跑者”標準
【資料圖】
記者了解到,《工作方案》明確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的主要任務,圍繞技術標準、項目建設、產業培育、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政策支持提出六大項工作展開。首要的就是加強技術創新,開展工程軟件“筑基”、工程物聯網“強聯”、工程機械“增智”、工程大數據“匯云”,搶占智能建造技術競爭制高點。
同時,培育智能建造創新平臺。建立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相互協同的智能建造產學研創新機制,發揮各自優勢資源和能力,開展技術研發創新。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關鍵技術領域積極申報國家、省和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承擔國家、省、市級智能建造科研項目。
推動創新成果標準化。加快制定智能建造相關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研究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支撐標準、建設工程數字化交付標準等通用性標準和關鍵技術標準。政府投資工程建設單位率先結合工程實踐制定智能建造項目建設管理標準。鼓勵制定部品部件智能生產工廠標準,以及智能建造相關軟件、硬件、產品標準。鼓勵企業制定實施高于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地方標準水平的企業標準,推動形成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領跑者”標準。
實施試點項目,鼓勵智能建造試點項目采用“評定分離”方式進行招投標
《工作方案》提出,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建筑工務署以及市屬國有企業帶頭開展智能建造項目試點,各區政府(新區、合作區管委會)在重點片區、重大項目中積極遴選;優先選擇標準化程度高的工程項目,在項目立項、資金資助、招標采購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具體而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分別遴選不少于2個具有代表性的新建政府投資建設工程項目開展智能建造應用試點;市建筑工務署遴選不少于10個具有代表性的新建政府投資建設工程項目開展智能建造應用試點;市國資委組織深投控公司、地鐵集團、特區建工集團、安居集團、特區建發集團等市屬國有企業,遴選不少于15個開發或承建的項目開展智能建造應用試點;各區政府(新區、合作區管委會,以下簡稱各區政府)按任務分解的要求在重點片區、重大項目中分別遴選新建建設工程項目開展智能建造應用試點。試點項目優先遴選中小學校、幼兒園、保障性住房、宿舍、公寓、軌道交通、“工業上樓”建筑等標準化程度高的工程項目。
對于政府投資建設的智能建造項目,市、區發展改革部門在項目立項審批時對智能建造的研發、檢測認證、建設等內容可增加相應費用,已立項的可在項目預備費中列支。對于社會投資建設的智能建造項目,符合條件的可從市級財政專項資金中予以資助。
在標準化程度高的試點項目推行工程招標集中采購,發揮規模優勢,提高資金效益;率先由市、區建筑工務署在中小學校、幼兒園項目,安居集團在保障性住房項目,地鐵集團在軌道交通項目,市交通運輸局在橋梁項目,龍崗區政府在“工業上樓”建筑項目實施。
鼓勵智能建造試點項目采用“評定分離”方式進行招投標,支持招標人將獲得智能建造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服務典型案例、試點示范工程、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做法等業績成果作為定標擇優因素。
建立高端緊缺人才、專業人才、產業工人三級培養機制,組建專家庫
《工作方案》對于構建產業生態,培育壯大產業鏈也提出了明確要求。重點發展“模塊化智造、智能生產、建筑產業互聯網、數字孿生平臺、人工智能(AI)數字設計、智能建造設備裝備”六大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建設單位為主的“鏈長”企業、工程總承包企業為主的“鏈主”企業以及重點產業鏈“鏈核”企業,依托龍崗區建筑產業生態智谷等打造智能建造產業集群。
在創新管理體系上,推行先進建設管理模式,探索實施工程建設數字化交付,建立健全與智能建造相適應的工程造價、檢驗檢測、質量監管模式與機制,研究建立智能建造相關產品、單元模塊等檢測認證制度。
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離不開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方案》提出,建立高端緊缺人才、專業人才、產業工人三級培養機制,組建智能建造專家庫。支持建設行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積極引進信息技術行業、裝備制造行業高端技術管理人才,以及國外、港澳智能建造領域高端緊缺人才,支持設立智能建造領域的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依托深圳本地高校開展專業人才培養,大力培育適應智能建造新產業新業態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將智能建造專項技能納入產業工人實訓。組建深圳市智能建造專家庫,為智能建造領域發展戰略、規劃建設、重大決策提供咨詢意見,為智能建造復雜工程及重大疑難問題提供技術支撐。
不僅如此,還要強化政策支持,制定產業培育、科技創新、用地供應、稅務金融、人才培育等全方位激勵政策,促進工作落地見效。
【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工作目標】
到2023年末,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體系初步形成。列入部、省、市級建設領域科技計劃的智能建造技術不少于50項;納入智能建造試點的項目不少于30個;培育智能建造骨干企業不少于5家。
到2025年末,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體系基本建立。列入部、省、市級建設領域科技計劃的智能建造技術累計不少于100項;制定智能建造相關標準不少于5項;納入智能建造試點的項目累計不少于100個;培育智能建造骨干企業不少于10家;建設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不少于3個;建成智能建造產業園區,形成較為完整的智能建造產業生態。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