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調查:羅湖口岸黑車攬客興起 或新車跑單 或抽傭過千》報道持續引發關注。5月16日下午,羅湖區副區長、區公安分局局長于紅軍一行再次來到羅湖口岸現場,聯同羅湖區南湖街道辦事處及交警、交通、口岸等多部門,部署開展羅湖口岸片區綜合治理工作。
南湖街道辦配合交通執法大隊、交警大隊進行非法營運車輛整治工作。據統計,截至16日16時,南湖街道辦在口岸廣場片區勸離拉客人員177人次、攔截電動車車輛31次;羅湖大隊在羅湖汽車站周邊聯合交警大隊、南湖街道辦進行執法行動,檢查車輛56余輛次,查處非法營運車案件7宗;口岸派出所在羅湖口岸1號門附近驅離拉客仔50余人,帶回警務室批評教育4人等。
聯合開展專項整治,有效維護口岸重點區域公共秩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著羅湖口岸通關日常化,大量跨境客流吸引了各類營生群體聚集,水客走私、非法營運等老大難問題也迅速回潮。針對通關以來的各種亂象,自3月16日起,南湖街道成立綜合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協同口岸相關單位開展綜合治理,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
南湖街道公共事務中心綜合保障部副部長鐘國海介紹,該綜合整治行動領導小組由南湖街道牽頭,包括羅湖區委政法委、羅湖公安分局、羅湖交警大隊、市交通運輸局羅湖管理局、羅湖口岸管理處等18個職能部門。
“現在是每周進行兩次多部門的聯合專項整治,其余時間由各部門形成常態化管理。”鐘國海表示,綜合整治行動主要從整治市容秩序、打擊水貨交易、整治非法營運、清理拉客人員、整治環境衛生等方面著手,各相關職能部門牽頭,其他部門配合,按各項整治內容不定期開展聯合行動,以形成常態化管理,達到精細化綜合治理程度。
跨部門協同合力不足,倡羅湖口岸片區劃定嚴管區
據記者了解,針對“水客”“黑車”常態化治理,街道辦能采取的手段有限,主要是宣傳和巡查兩方面。目前,南湖街道辦負責協調口岸片區相關工作人員配備較為薄弱,難以承擔口岸片區沉重的綜合管理事務。
“治標還得治本,耗人是很難整治的,還得依靠法律和科技的力量。”羅湖口岸管理處主任盧至應認為,應該在羅湖口岸片區劃定嚴管區,以臨時機構的形式成立羅湖口岸片區綜合治理指揮部,加強各相關單位和職能部門的配合聯動,實現數據共享,真正形成齊抓共管能力。
目前,羅湖口岸改造,市政基礎設施和交通場站設施均有所調整,旅客進出口只保留一個通道。記者在現場觀察到,在口岸片區各卡口,設置有疏導人流的鐵馬流線和帳篷,維護現場秩序的安保人員和保潔人員數量亦明顯增加,但羅湖口岸廣場片區、羅湖汽車站周邊和沿河西路一側仍聚集不少水客、拉客人員和非法營運車等。
“管理人流的導流線需要重新設計得更加科學,比如就在三個通道上設置三條流線,直接延伸到遠端,通過硬隔離的方式減少人流的交叉,這樣各類口岸營生群體就沒辦法四處聚集了。”于紅軍說。
下一步,羅湖區南湖街道將積極協調配合海關、邊檢、公安等多部門,加強在羅湖口岸開展綜合治理工作,組建專管隊伍開展口岸片區常態化管理工作,并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和協調會議制度,實現打防結合、聯合巡查等議題的常態化治理機制。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