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美國“太空”網站21日報道,英國《自然·通訊》雜志當天發表的論文顯示,日本科學家在近地小行星“龍宮”樣本上發現了尿嘧啶,這是形成RNA和維生素B_3(陸地生命代謝的重要輔因子)的基本構件之一。這些發現成為“地球生命起源于太空”理論的有力證據。
報道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發射的“隼鳥2號”探測器于2019年2月從小行星“龍宮”表面采集了樣本,并于2020年12月將其送回地球。《自然·通訊》雜志的最新論文顯示,日本北海道大學科學家大場康弘及其同事使用新研發的小尺度分析技術,分析了從“龍宮”兩處位置收集的樣本。他們檢測到了尿嘧啶、維生素B_3和其他被認為對合成更復雜有機分子相當重要的有機分子。研究團隊認為這些分子可能導致地球最早生命的出現。
大場康弘表示,“科學家之前在某些隕石中也曾發現堿基等有機成分,但暴露在地球環境中總是存在污染的問題。而‘隼鳥2號’是直接從小行星上收集了兩個樣本,并將它們裝在密封的太空艙中運送到地球,因此可以排除地球環境污染的可能性。”報道稱,該發現為“生命的組成部分起源于太空,最初是在數十億年前由隕石送到地球”的理論提供新證據。他強調說,“雖然我不能說這些成分直接導致生命的出現,但至少氨基酸和堿基可能在太空中無處不在。”
此前,嘌呤堿基和尿嘧啶曾在地球隕石中發現過,表明隕石可能攜帶生命有機分子到早期的地球上。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化合物可能產生于星際冰的光化學反應,后來隨著太陽系形成,它們被納入了小行星,紫外線和宇宙輻射可能在數百萬年里進一步改變了它們。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化合物被隕石撞擊送往地球,可能在早期生命的遺傳功能出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馬 俊)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