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文明銀川:
2011年銀川市成為第三屆全國文明城市,又在2017年、2020年成功獲得這一榮譽。今年是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的關鍵一年,也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節點。如果說全國文明城市的榮譽是城市治理的“桂冠”,那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就是這頂“桂冠”上最亮眼的“明珠”。向著這一目標持續前進,就意味著銀川市進入了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新賽道”,將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大的決心,在爭創文明典范城市的路上大步前進,以此為契機,持續擦亮文明金字招牌。
(資料圖)
成績屬于過去,奮斗成就未來。相比于全國文明城市來說,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要求我們擁有更鮮明的底色,要求我們的城市更有引領性、示范性和標桿性。這對銀川市不僅僅是一次挑戰,更是一次文明“升級”之路,我們不能因為在過去的2022年中取得了成績,就停滯不前,而是應該整裝待發,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工作當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多措并舉惠民生、暖民心,加快建設品質之城、和美之城、溫馨之城,努力讓群眾生活品位更高、成色更足、質量更好。
一座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就是我們最鮮亮的文明底色。銀川市2023年“十心實事”,在城市規劃、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方面進一步發力,對標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標準,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自我超越,才能不斷創造城市文明的新高度。“十心實事”只是我們在增進民生福祉上的一個剖面。從城市治理水平治理能力的提升,到廣大市民的全面發展,每一項具體工作,都在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增添新鮮的元素。通過這樣的努力,才能讓人作為城市的核心,更加具有凝聚力、創造力,從而深刻影響銀川的城市發展,帶來更高質量的發展成果。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把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當作一個契機,緊扣“四個示范引領”,對標典范、爭當典范,推動城市文明水平、發展水平、治理水平來一次大進步、大提升,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強,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銀川新篇章。
文明 讓城市更美好
志愿者在路口維護交通秩序(2月24日攝)
市民正在悅書房內安靜閱讀(2月23日)
公園廣場市民輕歌曼舞(2月20日攝)
志愿者在沿街清理小廣告(2月24日)
特色文化小街巷里的手繪墻(2月25日攝)
小區內設置的垃圾分類收集設施(2月25日攝)
老百姓在家門口健身的場面已成為生活常態(2月24日攝)
科學規范施劃的停車點位,整齊擺放著共享單車(2月22日攝)
初春的銀川街頭干凈整潔,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在十字路口文明勸導,斑馬線前車輛主動禮讓著行人,街邊的停車點整齊擺放著共享單車,城市書房在喧囂中留出一塊閱讀的靜謐之地,街道、公園、小區里一幅幅公益廣告猶如一股股清風撲面而來,正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文明種子播撒進每個人的心田,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是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從背街小巷、特色街區改造到交通疏堵“6+N”工程,從垃圾分類到15分鐘便民生活圈“一站式”服務,深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美化了城市的顏值、提升了城市品質、滿足了群眾需求,讓百姓生活更加幸福美好,讓全國文明城市這張名片更加亮麗。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