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2023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共建互聯網版權新生態分論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分論壇“共建互聯網版權新生態”與主論壇主題聯系的同時,強調科技、數字、全球屬性。著眼數字版權助力數字中國建設,立足全球共同面臨的互聯網環境下版權挑戰與機遇,聯合生態各方共同提出“互聯網版權中國方案”。分論壇現場對南通、濰坊、佛山、長沙四個城市進行“全國版權示范城市”授牌。
數字空間一切皆數據 一切數據皆有版權 (相關資料圖)
分論壇現場,中國版權保護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孫寶林作“大力推動數據確權,推進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實施”主旨發言。
孫寶林指出“數字空間一切皆數據,一切數據皆有版權”。數據確權是明確數據資源權屬關系的手段,為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提供產權明晰的基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積極協同各方搭建文化數字化版權發展的基礎設施,推動文化數據價值的實現,大力推進數字版權鏈(DCI體系3.0)國家“區塊鏈+版權”特色應用試點成果轉化,與保利文化集團、華為云計算攜手共建文化數字生態產業平臺,積極推動與螞蟻科技合作開展數字版權鏈特色應用工作,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達成版權生態合作,推進數字版權鏈、版權交易生態的試點應用,推動版權交易模式創新和交易生態的體系建設。
孫寶林表示,數據確權是數據資源交易授權和流轉的有效證明,將為文化數字化戰略實施提供流量紅利。數據確權是解決數據要素市場化產生的交易安全與信任的關鍵。同時,只有明確了數據的權屬,才能對數據進行估值,使數據資源變為數據資產,并進行數據資產授權交易,以實現數據價值的釋放和轉化。他還提到,數據確權是數據資源運營、開發和使用的有力保障,為文化數字化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在互聯網環境下,涉及數據侵權的糾紛呈現常態化和復雜化的特點。他認為,沒有清晰的數據權屬的確認,是導致數據領域舉證難、維權難的根源所在。“通過數據確權為數據保護管理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等提供有力保障,能夠通過清晰的數據權屬來主張維權,保障數據權益,護航文化數字化的實施。”
關于推進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互聯網版權新生態,孫寶林提出大力推進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為文化數字化提供版權支撐;加快構建版權信用體系,激活文化數據要素價值;探索建立以數據確權為核心的數字版權標準,提升文化數字化標準化水平三點建議,同時也呼吁以版權聯通各業,以版權服務各界,在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彰顯版權的責任和擔當。
“AI孫燕姿”版權保護如何破題?
需多方共同明確規則、制定答案
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波作“順勢而為,守正創新,共創數字文化版權保護新時代”主旨發言。王波介紹,面對數字文化發展的浪潮,保利文化順勢因勢,實施在線化、集成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文化數字發展戰略,通過在線化推動業務實現線上轉型升級,發展線上拍賣、線上云劇院、線上藝術教育等,提高企業數字化業務應用的能力。
在AIGC時代,通過人工智能進行全新創新,隨著新興技術與文化產業的融合進一步加深,全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大眾消費觀念和偏好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改變,給文化產業和數字版權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以最近火爆網絡的“AI孫燕姿”為例,在前所未有的新文化生產場景下,如何確保在創作者基于模型與算法的數字文化內容復制權與改編權等版權不受侵害,通過何種規則得到相應有效的保護是當下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時代課題,王波認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來明確規則、制定答案。“保利文化未來將與DCI數字版權鏈深度合作,圍繞數字內容傳播平臺、數字資產服務平臺、數字虛擬仿真平臺、數字智能運營平臺等四個數字化平臺,大力探索數字版權落地的場景與具體的實踐,提供版權登記、授權和維權的系列服務。通過數字版權保護工作,進一步保護數字文化內容創作者的合法權益,切實提高文化內容的品質和價值,增加數字文化內容的收益與數字化賦能在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開啟國家數字文化經濟發展的新局面。”王波說道。
現場,華為云全球生態部總裁康寧進行了主題為“構筑文化數字化云底座,一切皆服務”的主旨發言,從數字技術、生態協同等方面闡述華為云如何推動數字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和生態繁榮。
當前,數字技術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算力成為推動文化數字化發展的關鍵基礎條件。為滿足未來數字文化產業發展對海量算力和存儲的需求,華為云構建了全球存算網KooVerse,為客戶提供全球一致體驗的計算、存儲、網絡等基礎設施服務,為文化數字化提供穩定可靠的支撐。康寧表示,華為云打造的一站式數字內容生產線MetaStudio,提供了數字內容建模、驅動、仿真、渲染的自動化生產流程,行業內需要花兩個月制作的超寫實數字人,可以壓縮到一周內即可完成,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
當前隨著ChatGPT大火,帶來了AIGC相關應用的“強勢出圈”。康寧希望通過制度、機制、標準與技術的結合,通過數據權屬服務,實現文化數據在個人、企業、政府間合法、合理地快速流通,驅動產業創新發展。
“未來,文化數字化將成為文化產業的新增長點、新引擎和新動力。華為云以‘構筑文化數字化云底座,一切皆服務’為理念,聯合行業伙伴和開發者,共同探索和推進文化產業與數字化技術的深度結合,推動數字創作、數字版權、數字交易的創新和進步,助力數字文化領域發展。”
數據基礎制度建設將為世界貢獻優秀的中國方案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盧海君作“數據要素化背景下的版權制度供給研究”主旨發言。數據是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四大要素之后的第五大生產要素,版權數據作為經濟、科技、文化領域的重要數據要素,尚未得到充分有效地匯集和使用,數據要素價值發揮不明顯。
盧海君指出,數據確權與授權交易是激發數據要素價值的重要方式,授權交易的效率、合規、安全和信任保障要以數據確權為前提。他認為在數字時代,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意義重大,鑒于數據同作品具有同質性,數據非法利用與數據權益保護同版權具有同構性,數據具有本體及承載內容的二元性,建構數據產權規范,為保證數據要素化市場建立,宜建立全國統一的數據確權統籌機制,并標準引領下的新技術應用,助力數據要素化市場建設,加強數據治理。“數據基礎制度的構建不僅是中國問題,也是世界問題,面對新問題、新挑戰,要勇于創新、勤于探索,我國具有海量數據規模和豐富的應用場景優勢,在深刻認識數據本質的基礎之上,在版權制度架構中探索數據產權制度的構建,基于我國數字版權資源確權管理方面成熟的經驗,我相信我國數據基礎制度建設必將為世界貢獻優秀的中國方案。”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