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資料圖)
奧一新聞關于深圳地鐵11號線的系列報道
引發廣泛關注
深圳地鐵回應奧一新聞稱
已聽到市民群眾的建議呼聲
除長期計劃中的增購列車
以及推進深圳地鐵11號線二期工程外
深圳地鐵也將探索更多優化措施
此前報道↓↓↓
1、擠爆了!深圳地鐵11號線乘客突然激增,大數據揭曉真相
2、深圳地鐵正面回應!擠不上的11號線怎么解?商務車廂咋處理?
3、深圳地鐵11號線擠爆了怎么辦?有人提出這建議,網友吵翻了!
研究員從深圳地鐵集團了解到
3月28日起
崗廈北站11號線與14號線的換乘方式將發生變化
由“同站臺換乘”改“站廳換乘”
換乘時長增加約3分鐘
圖源:深圳地鐵
No.1
高峰期近三萬人集中在站臺
運能不足問題短期內無法根本解決
深鐵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研究員,受限于11號線列車數量和福-崗區間單軌道現狀,崗廈北站11號線與14號線運能不能完全匹配的問題短時間內難以根本解決。
圖源:深圳地鐵
2023年以來,深圳地鐵全網客運量持續攀升,連續三周創歷史新高。3月3日,14號線單日客運量達37.42萬人次,并仍呈現高峰客流不斷上漲的趨勢。作為東部交通大動脈的14號線是坪山區首條地鐵線路,每天有大量來往坪山、龍崗片區與福田、南山方向通勤客流,據分析,早高峰8點-9點時段,14號線往福田方向的最大斷面客流量已超過同方向的3號線,達到3.52萬人次/小時,其中有約85%的乘客經崗廈北站換乘11號線。
據介紹,目前早高峰8點-9點時段崗廈北站有近3萬名乘客從14號線換乘11號線,短時內人流全部集聚在候車站臺,擁擠踩踏風險較高,隨著14號線客流逐步攀升,以及后續14號線繼續提升運能運力,風險壓力將同步增大,為防范站臺擁擠踩踏風險,優化崗廈北站換乘客流組織勢在必行。
No.2
“同站臺換乘”試行調整為“站廳換乘”
換乘時長增加2-3分鐘
深鐵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乘客安全是地鐵運營服務的基礎,也是我們最重視的核心問題。目前,早高峰期間14號線與11號線的換乘壓力較大,崗廈北站11號線候車站臺排隊狀況明顯,為了避免乘客過度擁擠在有限的站臺空間里,我們計劃將原‘同站臺換乘’方式試行調整為‘站廳換乘’方式,通過拉長換乘距離的方式,降低單位空間內的客流擁擠度,進而減小擁擠踩踏的風險。”
調整后,換乘得先“繞一下”!
調整后,崗廈北站14號線換乘11號線的乘客,需要在下車后按照規劃的行走路線,先上到車站站廳層,經由站廳至11號線候車站臺,換乘11號線列車。根據實地測算,乘客的換乘行走距離平均將增加約100米,行走時間將增加2-3分鐘,確實會給乘客出行帶來少許不便,但從“乘客安全第一”的角度出發,調整換乘方式,以空間換時間,以時間換安全,是目前解決客流集聚安全風險的有效嘗試。
No.3
全力推動增購車到位
推進東延工程建設進度
公開信息顯示,地鐵11號線福田-崗廈北區間為11號線東延至紅嶺南站的過渡工程,受限于硬件條件,目前該區間只能采取單軌道“拉風箱”式的折返方式。也就是說,11號線列車從福田站駛往崗廈北并在崗廈北站始發,必須待前續列車從崗廈北發出并返回福田站后,才能進入福田—崗廈北區間,這一過程存在折返時間的“天花板”。
針對乘客呼吁深圳地鐵11號線增加列車以解決乘車難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深圳地鐵已經關注到市民對于11號線進一步提升運能運力的呼聲,目前,11號線工作日早高峰期間最大上線列車數量已達31列,除正處于檢修修程中的列車以外,已全部安排上線運營。現階段,想要增加上線列車載客,或是進一步壓縮福田-崗廈北區間的行車間隔,已非常困難。
據介紹,深圳地鐵正在全力推進11號線列車增購及東延工程建設進度,待11號線東延工程全部開通后,福田至崗廈北折返問題將徹底解決,同時,隨著上線列車增加,全線的發車頻次將大幅加密,客流擁擠問題也將得到有效改善。
圖源:深圳地鐵
研究員了解到,為化解市民出行“痛點”,提升乘客乘車體驗,深圳地鐵不斷探索并推出更精細、更精準的優化方案,此前已采取優化局部區域行車組織、高峰期免核準開放商務車廂、引導乘客經2號線換乘、增派現場工作人員引導和維護秩序等多種舉措,也取得了較好的正面效果。
No.4
5號線、6號線壓縮高峰期行車間隔
除11號線外,深圳地鐵今日發布通告,進一步優化5號線、6號線高峰期的行車間隔和運營時間。自3月20日(本周一)起,5號線、6號線將執行工作日新版列車運行圖。調整后,工作日5號線高峰最小行車間隔壓縮至2分15秒,6號線壓縮至2分51秒并延長部分車站的運營時長。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