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我的提案也與香港創科以及大灣區融合發展密切相關。”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黃錦輝3月3日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建議在深圳大鵬灣及香港印洲塘地區設立國家公園,共同推動環保工程科學研究及旅游業的發展。
黃錦輝告訴記者,他在一年前就開始對印洲塘及香港各個大學的環保工程進行調研。香港特區政府在2021年發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與深圳構建“雙城三圈”,位于北部都會區東部的印洲塘,與深圳大鵬灣組成了“雙城三圈”中的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游圈,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黃錦輝在調研中了解到,香港多所大學都在進行關于環保工程的科學研究。“例如香港中文大學就在香港多地進行珊瑚保育的工程,香港大學也在西貢開展了類似的研究,科研水平都達到了國際水準。”
黃錦輝建議,可以利用大學的科研成果和優良的自然環境,在深圳大鵬灣及香港印洲塘地區設立國家公園。“一方面可以推進兩地在環保、保育工程方面的科研進展,另一方面也會吸引更多游客來到這里觀光游覽,包括從海外來到香港的游客。”
此外,黃錦輝還計劃提出關于深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放寬內地投資基金來港門檻、推進香港氫能源與內地合作等4個提案。
“今年年初,我也當選了香港立法會議員。同時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和香港立法會議員的我,希望能做好香港與中央的‘信息橋梁’,將香港的聲音帶到北京,也把國家的政策、建議帶回香港,為加快大灣區融合發展步伐作出貢獻。”黃錦輝說。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