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抱水 綠水縈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是都市人的向往棲居
走進“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羅湖
你會發現
優美生態彰顯著城區魅力
淙淙水源孕育了城區生命力
一直以來
羅湖堅持做水源的守護者
羅湖人堅持做節水的踐行者
以行之有效的“大招”扮靚城區
2023年1月12日、13日,廣東省水利廳、廣東省東江流域管理局、深圳市水務局同專家組一行,赴深圳市羅湖區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技術評估驗收工作,經現場考核與會議評審,對羅湖區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各項任務建設成果給予充分肯定,一致認為各項任務均達到水利部《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要求。經評定,羅湖區高分通過省級技術評估驗收。
羅湖區擁有優越的
自然稟賦與生態基底
始終以“建設經濟社會與生態共融的
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城區”
為目標愿景
近年來,羅湖高度重視水資源的集約節約利用,將節水工作擺在戰略性重要地位,通過實行多項節水措施,逐漸完善節水型社會基本框架,最終圍繞“科學部署、嚴格管控、創建標桿、開源降損、全民行動”五大關鍵詞曬出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亮眼答卷。
關鍵詞1
科學部署
統籌協調之“立足點”
羅湖健全節水管理機構,部門聯動,明確具體分工職責,印發《羅湖區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成立羅湖區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領導小組,明確26個成員單位。
此外,在羅湖區水務局設立節約用水辦公室,負責指導和推動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承擔節水工作的監督管理,開展相關宣傳教育和創建活動。
關鍵詞2
嚴格管控
全線節水之“切入點”
深入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嚴格用水源頭、用水過程、用水末端全線管控。
針對用水源頭,羅湖區貫徹執行《取水許可和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辦法》等上行取水許可制度文件,在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及節水載體創建工作中,嚴格執行用水定額管理。落實《深圳市建設項目用水節水管理辦法》,對新(改、擴)建建設項目,區政府統籌各部門齊抓共管,在設計、施工、竣工等階段,加強節水“三同時”管理。
針對用水過程,從嚴實施用水計劃,2021年羅湖區已納入計劃用水管理的城鎮非居民用水單位100%嚴格實行計劃用水管理;積極推進用水計量,農業用水計量及規上企業用水計量方面均滿足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要求。
針對用水末端,全面實行水價機制,強化杠桿效應。羅湖區城鎮居民用水實行階梯水價制度,非居民用水實行超計劃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積極開展加價水費宣貫工作,充分發揮水價杠桿對節水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通過嚴格用水全線管控,羅湖區按照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確定的控制指標全部達到年度考核目標。在2020年、2021年度深圳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中,羅湖區均獲得滿分。
關鍵詞3
創建標桿
以點帶面之“關鍵點”
全力推動企業、公共機構、居民小區創建節水載體,通過示范先行,以點帶面,促進全社會節水高效合理。
截至2021年,羅湖區已創建節水型居民小區130家,建成率為17.5%;已創建節水型企業21家,重點用水行業節水型企業建成率為100%;已創建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33家,建成率為54.1%。
關鍵詞4
開源降損
持續利用之“突破點”
推進再生水開發利用。2018年完成羅芳水質凈化廠全線工藝提標改造,日處理規模為40萬噸/日,出水水質達地表準Ⅳ類水,再生水滿足水質與水量要求,主要用于東湖公園景觀補水。此外,為了進一步拓寬再生水使用渠道,通過新建再生水管取水點,采用灑水車裝送運輸形式,可用于市政綠化灌溉、道路清洗等城市雜用,有效減少常規水源取水量。
推進供水管網全面升級改造。截至2021年,建成配水管網約411公里,基本實現轄區全覆蓋;實施優質飲用水入戶改造小區633個,惠及24萬戶家庭;規劃提標改造二次供水泵房400余座,解決19.5萬用戶供水需求,總投資約11.5億元。經過改造,供水管網漏損率逐年下降,2021年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修正后為3.23%,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羅湖區在深圳火車站外立面及周邊市容綜合整治提升等三個項目中,針對綠化區域大面積使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高效節水灌溉率為74.81%。
關鍵詞5
全民行動
節水建設之“著力點”
積極開展節水進學校、入企業、下社區宣傳活動,普及節水知識,推廣節水型器具。
2021年羅湖區居民生活用水量占比達54.68%,城市公共用水量占比為40.27%。羅湖采取多項措施提高市民節水意識,如張貼節水海報、發放節水宣傳冊;強化市場節水器具銷售源頭管理,推動新建項目使用節水器具;開展節水主題宣傳公益活動;推動節水進校園活動常態化等。
關鍵詞: 節水型社會建設 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以點帶面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