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8日,為進一步提升公眾自救互救能力,深圳市急救中心在一樓會議室舉辦由中國醫院協會急救中心(站)分會指導、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主辦的“國家急救日倡議活動暨120-急救大課堂公益培訓”深圳分會場活動,對2022年度救人英雄代表進行表彰,同時發布了兒童急救系列宣傳片。
(資料圖片)
榮譽表彰:
2022年度“救人英雄”代表到現場分享暖心故事
近年來,隨著市民急救意識不斷地提高,會急救、敢急救的暖心救人故事不斷在街頭涌現,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倒下后被一雙雙“起死回生”的手救起,一個又一個家庭的希望熄滅后被重新點亮。
為感謝這些在街頭及時大膽救人的市民,深圳市急救中心自2018年起,在每年的“國家急救日倡議”活動中特別設置向“救人英雄”市民致敬環節,今年的活動現場,邀請到了14位2022年度“救人英雄”代表:1月21日和3月3日,在福田區八卦嶺同一棟樓內,同一組人用同一臺AED分別救了一個人的張文威、吳冰寧、徐靖、張宇輝;1月23日,在深圳人才公園救了一位年輕女孩的李亨、王學強;2月27日,在塘朗山登山道上救了一位市民的鄧元龍、黃忠;3月18日,在福田區景鵬大廈電梯內成功救人的杜艷麗、師林、顧清;6月15日,在龍崗區某籃球館內成功救人的方亮、王環宇;7月10日,在深圳地鐵田貝地鐵站成功救人的唐巧華。
作為“救人英雄”代表,鄧元龍表示:“內心很忐忑,也很激動!忐忑是因為自己一次小小的舉手之勞,就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和贊揚;激動是因為今天能夠來到市急救中心,和這么多熱心救人的朋友們在一起接受表彰。”他對市急救中心針對公眾免費開展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和在公眾場所安裝AED“救命神器”的民生實事表示感謝,讓他們在高高的塘朗山上敢于與死神挑戰,并能夠第一時間使用AED救人。同時,他也為自己工作的深圳地鐵集團點贊,是公司領導高度重視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把此項培訓作為員工入職基礎培訓,并納入員工年終考核項目,使他們地鐵員工隨時隨地能更好地為廣大市民提供基本安全急救服務。
師林在回顧了救人時的情景之后,表示:“我們小區的AED,是業委會2021年積極主動向深圳市急救中心申請的,安裝不到半年就救了一個人。”這個切切實實發生在他們小區的成功案例,不僅凸顯了鄰里間互幫互助、在救命關鍵時刻及時挺身而出的高貴品質,也凸顯了AED“救命神器”作為深圳特色,在挽救生命的緊要關頭的重要作用。
作為社區居民基層組織的一員,師林表示將為小區居民在心肺復蘇、AED使用等急救知識與技能普及方面繼續努力。同時呼吁更多社區重視急救設備的安裝和急救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呼吁更多的居民參與到急救中來,在關鍵時刻敢于出手給予需要救助的人一次生的機會。
首次發布:
兒童急救系列宣傳片播下“急救的種子”
急救普及工作要從娃娃抓起。多年來,深圳市急救中心非常重視兒童急救知識與技能普及工作,持續多年開展“小手牽大手”親子共同學急救、急救知識進校園活動,攝制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以卡通形象貝肯熊為主角的卡通動漫系列片,并結合深圳中小學生心理與生理特點,于2022年初推出了“青少年急救培訓課程”。
為進一步將“急救的種子”播灑到兒童心里,更全面提升兒童及家長的急救意識,2022年,深圳市急救中心將深奧的專業急救知識進行提煉,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常見于兒童的燒燙傷、動物咬傷、扭傷、食物中毒、高熱驚厥、溺水、中暑、兒童異物卡喉急救場景設計為劇情,由多名3歲~10歲兒童和中心卡通吉祥物鵬鵬出演,攝制了一組包含兒童心肺復蘇、如何撥打120的兒童急救系列宣傳片。該系列宣傳片,包含10個2~3分鐘的短片,全片合集播放共約25分鐘,重點突出,實操性強,可供兒童單獨觀看,也可由家長陪同觀看。
經受考驗:
深圳120全力應對大幅增長的疫情防控和市民急救需求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深圳急救人在經受住前所未有的疫情考驗同時,全力滿足市民24小時急救需求。在活動現場,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強對2022年深圳120急救網絡工作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
深圳120全年共接電話2278232次,電話總數比上年同期增加41.96%;共調度派車295295次,同比增長14.23%,其中為疫情調派負壓救護車18449次;共對8381個急救事件使用醫療優先分級調度,指導患者或患者家屬進行自救互救。深圳120急救網絡全年共搶救病人252945人,同比增長了14.31%。
近年來,無憂避讓救護車已成為深圳文明城市的一張名片。2022年,深圳市急救中心聯手深圳市交警局,在原有智能救護車無憂避讓管理系統基礎上進行優化升級,共記錄4991輛主動避讓車輛、462輛不避讓車輛,避讓率達92%。
深圳自2017年啟動“公眾電除顫計劃”以來,全市已在地鐵、火車站、機場、學校、體育場館等公眾場所安裝配置“救命神器”AED共2.3萬臺,覆蓋率位居全國第一。截至2022年12月31日,這些公眾場所的AED已累計使用213次,成功助力挽救56人,其中年齡最大的75歲、最小的僅7歲。
為讓市民更方便快捷找到距離其最近的AED,深圳市急救中心在2018年聯手騰訊開發“AED導航”小程序基礎上,制作了更簡易清晰的深圳AED一鍵查地圖,市民通過深圳衛健委、深圳急救公眾號或掃深圳AED一鍵查二維碼即可查詢全市AED的分布情況、使用方法等,并可迅速點擊AED設備具體位置進行導航。
與此同時,為讓更多市民會急救,深圳市急救中心組織全市12個培訓基地,全年共開展初級救護員培訓447場次,完成29465人次培訓;在深圳各區域廣泛開展“百場衛生應急急救知識與技能普及講座”活動,完成講座108場次,培訓4946人次。
2022年,深圳市急救血液信息三中心公共衛生服務綜合樓項目(以下簡稱“三中心”)已建成交付。接下來,深圳市急救中心將以“三中心”新辦公大樓搬遷為契機,增建急救站點彌補“急救盲點”,增加院前醫療急救應急隊伍補充急救力量,不斷完善深圳市重大疾病防控、醫療救治和緊急醫療救援體系建設,不斷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急救需求,同時建立完整的急救知識教育培訓體系,加大公眾急救知識與技能普及培訓力度,大力培養全民健康意識,提升市民自救互救能力。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