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深圳市鄉村振興局獲悉,今年深圳全市完成消費幫扶產品總采購金額達121.69億元,完成年度目標進度的105.78%,已超過2021年全年消費幫扶總額。截至目前,深圳共有3976個單位采購18.51萬單消費幫扶產品。
今年以來,深圳以創建國家消費幫扶示范城市為契機,著力培育特色農副產品品牌,構建全產業鏈消費幫扶模式,助力消費幫扶進一步提檔升級。截至目前,深圳累計評定對口地區“圳品”181個。
11月18日,國家鄉村振興局舉辦社會幫扶典型案例發布活動,深圳作為全國8個發言單位之一在會上作視頻交流,向全國分享深圳“圳品幫扶模式”的創新做法和實踐成效。“圳品”模式全國分享,是深圳以先行示范標準推動消費幫扶,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
(相關資料圖)
做強生產鏈:“圳品”登上大灣區餐桌,百款“好產品”全市推廣
在廣西都安,這個曾經的深度貧困縣,已建起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如今都安倉儲物流中心、冷鏈加工中心俱全,產品銷往全國200余個銷售點、258家微店,帶動5.3萬戶脫貧戶參與,受益群眾8.7萬人。深度貧困縣蝶變,正是深圳消費幫扶精品工程的一線脈動。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近年來,深圳鄉村振興工作聚焦“出精品、出速度”,打造精品工程,凸顯“深圳質量”。在消費幫扶領域,深圳構建好機制、好產業、好產品、好渠道“四個好”的可持續消費幫扶模式,通過“圳品”認證,讓“標準進村,圳品入灣”,暢通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粵港澳大灣區百姓餐桌的通道,讓消費幫扶成為激活區域間內循環的“雙贏之舉”。
截至目前,深圳累計評定對口地區“圳品”181個,今年8月份舉辦第二屆“海推海選 聯展聯銷”消費幫扶百強好產品評選活動,評選出100款“好產品”并面向全市推介。深圳持續提高農產品質量,培育特色農副產品品牌,支持脫貧地區產品和服務優化結構、提質增效。
擴大銷售鏈:幫扶產品深入社區最后一公里,百萬直播帶動千萬銷售
在深圳海吉星消費幫扶中心,匯聚了汕尾大米、新疆干果、廣西沃柑、巴馬飲用水、河源山茶油、西藏牦牛肉干等上千種來自深圳對口幫扶8省60縣的特色農副產品,琳瑯滿目。
今年以來,深圳針對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賣難”問題,堅持把拓寬銷售渠道放在首位,著力構建農產品從脫貧戶到市民餐桌立體式、全方位供應鏈條。
深圳加大定向采購幫扶力度,推動消費幫扶產品進機關、進學校、進醫院、進園區、進社區,今年以來,深圳政府單位采購消費幫扶產品近6億元。深圳還打造直播帶貨矩陣,依托消費幫扶直播互助社開展“黃金期”帶貨行動,累計吸引超200萬人次觀看,帶動線上線下實現成交金額近2000萬元。
優化服務鏈:打造百余供深農產品示范基地,大灣區企業“用腳投票”深圳幫扶協作地區
深圳著力加強對口地區物流體系建設,提升農副產品流通服務水平,加大產銷對接力度,著力解決脫貧地區產品上行外銷的痛點難點堵點。近3年來,深圳投入2.5億元財政協作資金,帶動其它資金15億元,與廣西共建43個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成供深農產品示范基地121個,促成農業投資簽約項目138個、總投資額249.7億元。
今年8月,粵桂兩省區聯合舉辦2022年粵企入桂“雙百”行動啟動儀式暨廣西現代農業產業鏈招商洽談會,北京同仁堂集團、深圳茂雄等200多家國企、上市企業、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集聚,92個粵桂協作招商項目簽約額超180億元。
越來越多的大灣區企業“用腳投票”深圳幫扶協作地區。在廣西,深農集團投資1億元在樂業縣建設1500畝高山蔬菜基地,京基智農在賀州市投資20億元建設生豬全產業鏈項目,深圳龍光集團在南寧投資22億元建設“龍光—東盟生鮮食品智慧港”。
億級項目帶動產業“連片成園”。在廣西,33縣“一縣一園”全覆蓋,今年各協作縣在打造1至2個粵桂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基礎上,重點培育10個以上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的示范園區,成為深圳幫扶協作的生動注腳。
深圳幫扶堅持政府引導與推動市場主體參與并重,促進幫扶協作地區增收致富與大灣區企業互利共贏并重,以互利共贏為目標促進產業新發展。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