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福田區、寶安區的多個核酸采樣屋“變身”發熱診室,居民可“一站式”掛號、診療、繳費、配藥等,減少了去大醫院發熱門診和社康室內診室聚集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
筆者12月20日從福田區衛生健康局獲悉,該區已有53個核酸采樣屋被改造為發熱診室投入使用。據寶安區衛生健康局數據,截至12月19日,該區共有66家社康將核酸采樣小屋擴充為發熱診室或抗原檢測功能室。
福田區福南社康中心將核酸采樣屋改造為發熱診室。 南方+ 朱洪波 拍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2月20日上午,盡管患者數量有所增加,但深圳市福田區福南社康中心的發熱診室排隊人群等候的時間比前一天明顯縮短。這得益于該中心新增了一個“核酸小屋”改造的發熱診室。
深圳市福田區福南社康中心主任陳碧琴告訴筆者,福南社康中心12月12日在福田區率先將“核酸小屋”改造為發熱診室,患者可以在里面完成看病、收費、發藥、檢查和治療。由于接診的患者從早期的每日100人左右增加至200多人,在福田街道和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的支持下,福南社康中心19日又調來一個“核酸小屋”,接通電源和網絡后很快又作為第二個發熱診室“上崗”,兩個診室同時使用,減少了患者的等待時間,最快5-10分鐘即可完成就診。
福南社康緊鄰福華路,場地有限,長寬均為2.4米的“核酸小屋”尺寸相對合適。 南方+ 朱洪波 拍攝
在附近工作的患者劉先生到福南社康中心發熱門診就診。 南方+ 朱洪波 拍攝
如何想到將“核酸小屋”改造為發熱診室?陳碧琴說,因為福南社康場地有限,需要新增移動發熱診室,最初也曾考慮采用接種疫苗留下的貨柜,但由于尺寸太大放棄,后看到“核酸小屋”的尺寸合適,于是在街道和福田區衛生健康局的指導下,將“核酸小屋”小屋調到社康中心門口使用。
據設計、生產移動核酸采樣屋的中集建科設計總監李超介紹,中集移動核酸采樣屋從設計之初就留好了后期復用和改造的空間,尤其是尺寸充分考慮了社區場地大小和醫護人員使用的便利,其2.4米的長寬即使在場地非常有限的社區也可使用,內部空間的長寬均為2.1米,可容納三個醫護人員同時工作,未來如需改造成臨時救助站等,也可容納2張床。
據悉,移動核酸采樣屋不僅方便吊裝和移動部署,而且內部的空調、消毒設備、正壓通風系統等電氣設備一應俱全,尤為契合發熱診室的需求。
“核酸小屋”改造的發熱診室三面有窗,一面有門,可同時實現多個功能。 南方+ 朱洪波 拍攝
居民可在移動發熱診室“一站式”就診、取藥等。中集移動核酸采樣屋采用了提拉窗,醫護人員可根據調整高度,兼顧工作便利性和自我保護。 南方+ 朱洪波 拍攝
陳碧琴認為,移動發熱診室可以滿足現階段快速改造、快速投用的迫切需求,并與社康中心和現有發熱門診互補,打造多層次多梯隊的發熱分級診療服務體系,更好地應對疫情常態化風險,為居民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