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深圳市福田區委統戰部支持推動,深圳市福田區衛生健康局和聯合醫務中國共同舉辦的“福田區國際化家庭醫生診室揭牌儀式”在益田社區健康服務中心順利舉行。這是在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協同發展的背景下,由福田區委統戰部推動、福田區衛生健康局與香港醫療機構攜手建立的首家港式家庭醫生診室。不久前,雙方已展開國際標準的全科培訓,賦能基層醫護團隊,打造符合大灣區需求、民眾需要的基層醫療服務。
(資料圖片)
福田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吳歡,福田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史蕾,福田區委統戰部副部長李恒,福田區社區健康服務管理中心主任鄧凱杰,福田區慢性病防治院黨委書記吳炫楨,福田區慢性病防治院院長田華偉,聯合醫務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李家聰等領導出席了此次會議。福田區衛生健康局黃舜艷局長主持此次會議。
作為深圳的中心城區,福田集聚了優質的醫療資源,擁有8家三甲醫院,100家社康,醫療機構占全市的21.8%,基本形成“15分鐘社康服務圈”,方便群眾在家門口便利就醫。
吳歡常委表示,有超5萬香港同胞在福田工作、生活,對符合港人就醫習慣的醫療服務有強烈的需求。近年來,福田區出臺“一榜三令”,明確打造全域支持香港同胞融入福田發展服務體系,為香港同胞在福田生活提供便利,實現區委書記黃偉就港式醫療服務提出的“培養一批醫生、打造一批社康機構樣板、打通一條保險服務路徑”三個“一”目標。希望聯合醫務能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并結合福田區位優勢,加強深港醫療衛生交流和合作,切實滿足港人就醫所需,為港人在福田安居樂業多做貢獻。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居民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國際化家庭醫生診室嚴格按照國際及香港全科診室設計理念及材料標準進行規劃建設,診室具有優良齊全的全科診療設備,細節化的配置充分尊重患者隱私,以更人性化的設計避免以往一對多的局面,促進醫患的平等交流。
同時,國際化家庭醫生診室亦將作為聯合醫務中國創設的GOLDTM金牌培訓的實踐基地,由金牌導師為學員輔診帶教,通過金牌培訓考核的金牌醫生可在國際化家庭醫生診室坐診,為社區居民提供標準化的診療服務。該課程獲得英國皇家家庭醫學會(RCGP)認證,這一培訓項目亦受到多地政府的認可,并被納入廣州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
在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方面,聯合醫務中國與福田區緊密合作,曾協助益田社康等三家社康中心通過世界家庭醫生組織(WONCA) 認證,并與深圳市衛生健康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共同開展福田區國際全科人才培訓項目。聯合醫務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李家聰表示,本次揭牌的益田社康中心,既是深圳市首家落地國際化家庭醫生診室的中心,也是首批通過世界家庭醫生組織(WONCA)認證的中心,還希望是首家接待跨境商業保險直付客戶的中心;聯合醫務中國與福田區的合作,既為福田區的全科醫生和社區護士提供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知識,也提供符合實際臨床需要的診療環境,有助于增強福田居民在基層醫療方面的獲得感。希望在福田政府及香港政府的支持下,明年能夠打開深圳首家接受國際醫療保險支付及長者醫療券的社康中心,也希望能夠在這里實現首家提供香港常用及慢性病藥物的服務,滿足福田居住的港澳人士多樣性的醫療需求。
隨后,吳歡常委、黃舜艷局長、李家聰總裁等領導共同為國際化家庭醫生診室揭牌。
活動結束后,福田區國際化家庭醫生診室迎來了第一位香港籍患者。金牌醫生現場連線香港醫生,雙方共同為患者進行了半小時的問診。患者對金牌醫生的服務評價很高,很樂意再來這里復診,并表示希望能夠在國際化家庭醫生診室使用香港長者醫療券。
針對最近內地新冠防疫放寬,香港老人往返香港不便、去醫療機構也不方便的情況,內地和香港政府都鼓勵居民使用遠程會診的方式來看診,把醫院醫療資源讓給更需要的人。如有需要,患者可方便地通過聯合醫務小程序,聯系到香港或內地金牌醫生,解決健康擔憂。
據悉,除益田社康中心以外,福田區還將與聯合醫務中國合作共建7家國際化家庭醫生診室(4家將于本年內投入使用),其中首批已培訓50名全科醫護投入診室工作。“先全科、后專科”的診療模式是國際共識,達致國際標準的全科醫生在標準化的診室提供醫療服務,是為居民健康更好地保駕護航的前提。后續雙方將憑借金牌全科醫生及社區護士協作、港式醫療服務環境的優勢,引入商業醫療保險等支付方式,完善國際全科服務體系,為居民提供可信任及可負擔的醫療民生保障,在“幸福福田”樹立“民生幸福標桿”。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