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注冊制改革重磅落地后,28日,中國股市滬深300指數及創業板指數上漲。此前一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代表創業板注冊改革啟動。外媒稱,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長期來說對A股利好,擴寬企業的IPO(首次公開募股)資格并創造更全面的退市規定,將“持續讓A股市場成為更具吸引力的IPO目的地,并打擊投機性活動”。
IPO審核時間大幅縮短
根據中國證監會統一安排,深交所制定或修訂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配套規則。27日,深交所發布實施1項規則,就8項主要規則公開征求意見,涉及創業板發行上市審核、證券交易、持續監管等方面。針對備受市場矚目的企業上市發行,深交所新聞發言人27日晚表示,征求意見稿綜合考慮預計市值、收入、凈利潤等指標,制定多元化上市條件,以支持不同成長階段和不同類型的創新創業企業在創業板上市。一是完善盈利上市標準,要求“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1億元”。二是取消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的要求。三是支持已盈利且具有一定規模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紅籌企業上市。四是明確未盈利企業上市標準,但一年內暫不實施,一年后再做評估。此外,注冊制也進一步將發行上市審核時間壓縮到最長3個月,且在退市機制上進行調整,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市值低于5億元”的交易類退市指標和“信息披露或者規范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未按期改正”的規范類退市指標等,加大“僵尸”企業和空殼公司的出清力度。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2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對于企業上市來說,創業板注冊制的實施,將在兩方面出現重大突破,一方面,將證監會審核權下放給深交所,企業IPO審核排隊時間將由過去的一兩年,大大縮短為3個月以內;另一方面,企業IPO門檻降低,將解決高科技企業的融資問題,一批營收能力很強的輕資產互聯網企業將得以上市。
炒股門檻“意外驚喜”
針對中國創業板投資者,新加坡《聯合早報》稱,從28日開始,注冊制新修訂的內容包括存量投資者可繼續參與交易,對新申請開通創業板交易權限的個人投資者,增設前20個交易日日均10萬元資產量及24個月的交易經驗的準入門檻等。
董登新表示,股民投資準入門檻設置得非常低,讓人感到“意外驚喜”。“原來擔憂可能會設置50萬的準入門檻,會影響存量股民,現在的10萬資產量及24個月的交易經驗,幾乎對所有投資者都沒太大障礙,基本上算是象征性的規定,”董登新強調,這對于普通股民來說“太重要太重要”,新老投資者將共享創業板注冊制帶來的重大利好。
專家:A股或走向慢牛
在交易制度上,意見稿將創業板股票漲跌幅限制比例由10%提高至20%,創業板新股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并設置價格穩定機制,也是外界特別關注的內容。董登新認為,根據過去一段時間中國股市經驗,股票漲跌幅絕大部分不到10%,這說明中國投資者也在逐漸變得理性。隨著市場機制的成熟,董登新認為,未來將進一步取消股票20%的漲跌幅限制。
香港《經濟日報》28日稱,內地逐步走出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中央全方位救市,繼中央及各地方力推財政刺激方案以及央行一再減息降準后,最新救市任務可能落在A股市場上,內地創業板注冊制將進一步拓寬IPO融資渠道。
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節奏加快,是否會對A股產生影響?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28日表示,一年前科創板推出時市場也很擔心。但是一年以來,科創板發展非常平穩。他表示,目前創業板IPO節奏平穩,預計注冊制實施后,也會保持較平穩的上市節奏,不會在短時間“突飛猛進”集中發行上市。李湛認為,全球疫情影響、國內外經濟形勢壓力之下,早點推出注冊制,對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更為有利,投資者的選擇也將更加豐富。董登新也認為,美股大跌后,可以看出中國A股市場表現出很強的抗跌能力,“A股仍處在歷史低谷,渡過疫情難關后,注冊制將助推中國股市走向慢牛通道”?!?/p>
關鍵詞: 股市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