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毛毛蟲、蛇等生物有一種本能的恐懼,可若它們有著 世界上最可愛動物之一——大熊貓模樣,是否也會覺得毛毛蟲很可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在湖南,一位男子在樹林中發現一只有著大熊貓臉龐的蟲子,有著大熊貓同款“黑眼圈”,“眼睛”也睜開得很大,剛開始以為是毛茸茸的玩具,可用木棍一碰,這蟲子竟然慢慢爬動,是一只活的毛毛蟲。
將這只長得很像大熊貓的毛毛蟲發上網后,網友戲稱它為:大熊貓毛毛蟲,以后有保護身份了。也有專業人士分析:這確實是一種保護動物,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的末齡幼蟲,成蝶后,其優美的翅膀圖案和稀有性使其成為自然界中的瑰寶,寬尾鳳蝶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生物資源。
至于它看起來像大熊貓,是因為在該幼蟲階段,它們的黑色花紋和大眼睛這樣組合,讓它看起來人像大熊貓,實際上大眼睛單獨看起來更像蛇,這是它們的天然花紋,并不是真正的蟲眼,是大自然中一種擬態,毛毛蟲模擬成蛇,以迷惑天敵,防止被捕食。
毛毛蟲的多種擬態毛毛蟲外形讓一些人感到害怕,但在食物鏈,在其它獵食者看來,毛毛蟲爬行得很慢,身材又是胖嘟嘟,吃一條就足夠它們一頓,所以毛毛蟲是非常脆弱的階段,獵食者太多,毛毛蟲為了生存, 天生就需會保護自己,這些天生的花紋幫助它們具有很強的迷惑性。
例如夾竹桃天蛾幼蟲體型比較肥大,最為明顯的就是胸背板上有一對框黑邊的藍白色擬眼大斑,這擬眼斑十分醒目, 讓它的型態看起來像漫威中英雄人物或者外星人等。
還有柑橘鳳蝶毛毛蟲在遇到危險時, 會擬態蛇像在吐出蛇信子攻擊,假裝是蛇,而柑橘鳳蝶毛毛蟲吐出黃色或紅色的“舌頭”,并不是蛇信子,這是它們的臭腺角,能散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嚇退敵人。
在自然界中,許多動物都會采取偽裝的方式來躲避天敵,毛毛蟲作為一種弱勢生物更需要這種策略來保護自己,所以通過 偽裝成蛇的外表,毛毛蟲可以嚇退許多潛在的捕食者,從而提高自身的存活率。
擬態成大熊貓的黃蜂在大自然中,還有一種生活在智利的“ 熊貓螞蟻”也有幾分大熊貓的模樣,它們有著著濃密的絨毛,顏色呈現黑白相間色,看起來圓頭圓腦的,確實有幾分憨態可掬。
但 熊貓螞蟻并不屬于螞蟻,而是屬于蟻蜂,又稱為薊花冠毛蟻,它們雌雄兩性有著明顯的差異,雄性薊花冠毛蟻外形偏向黃蜂類,體型更小,具有翅膀,可以飛翔,但雌性薊花冠毛蟻的外形更像一種螞蟻,沒有翅膀不具有飛翔能力,只能在地面上爬行,是一種無翼雌性黃蜂。
熊貓螞蟻看起來有些大熊貓,但它們個性并不像大熊貓溫順,它們也具有黃蜂常備的武器,一根毒刺,可以捕殺獵物,也可以嚇退獵食者,加上所有 蟻蜂性格都偏向暴烈,被它蟄一口就要承受劇烈的疼痛,所以“熊貓螞蟻”也摸不得。
在大自然中,擬態是一種生物模擬另一種生物的行為,是為了獲得更好生存條件, 擬態也是自然界中常見的一種自我防御的策略行為。
關注六維大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大自然!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