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固態硬盤是什么接口_常見的固態硬盤接口分類 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固態硬盤是什么接口_常見的固態硬盤接口分類 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SSD(SSD常用接口分類)是什么接口
在電腦更新換代快速迭代的今天,很多人的電腦還是被機械硬盤拖住了腳步。我不太了解固態硬盤的接口,也不知道很多固態硬盤能不能應用到自己的電腦上。關于我能不能買到性價比更高最合適的固態有很多考慮。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市面上常見的幾種固態接口。
(相關資料圖)
1.2.5英寸SATA接口
它是最常見的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一樣的接口,AHCI協議,讀寫速度一般在600 MB/s以內,它能把電腦的運行速度提高一個檔次;如果不是系統盤,支持熱插拔。
2優優資源網,SAS接口
SAS接口類似于SATA接口。外觀上的區別是兩個金手指連接凸起,一般比SATA盤厚。也是類似SATA盤的AHCI協議,但是讀寫速度略高,有的能達到1800 MB/s,一般電腦都沒有這個接口,需要轉接卡才能使用。
3.U.2接口
U.2接口和前兩個差不多,和SAS的區別是凸起處有金手指;雖然外觀和SATA、SAS如此相似,但速度卻大相徑庭。U.2接口是NVMe協議,速度一般遠高于AHCI協議;
市面上常見的NVMe協議有PCIe3.0x4和PCIe4.0x4,3.0支持4000 MB/s以下的讀寫速度,4.0支持8000 MB/s以下的讀寫速度(當然主板要支持PCIe4.0,很多老主板不支持PCIe4.0,所以發揮不了4.0的速度)。
這種接口一般主板上沒有,還需要適配卡或者轉接線才能使用。
4.M.2接口
m鍵
m鍵+B鍵
M.2接口主流分為兩種尤優資源網,一種是gap M-KEY(不要和B-KEY混為一談,M-KEY短,右邊五針,B-KEY短,左邊六針,不做介紹,所以兩種接口速度相差很遠,價格也不一樣),M-KEY的M.2接口是NVMe協議,也分3.0和3.0。
另一個是兩個缺口。這不一定是《AHCI議定書》或《NVMe議定書》。詳情見硬盤介紹。如圖,寫的是SATA,也就是AHCI協議,速度只有600 MB/s以內
M.2接口磁盤也有大小差異,如常見的2280、22110、2260、2240等。這里22是22mm的寬度,后面是長度。比如下面是2280和2240的對比。
M.2接口可以直接插入或通過適配卡連接。相比SATA,M.2的速度更快,性能更好,當然產生的熱量也更多。雖然其速度遠高于SATA,但明顯的表現只是大文件的持續傳輸,日常的游戲或工作都很難感受到。
5.M.3接口
M.3接口和M.2接口一樣,不同的是磁盤略寬,不能直接插在M.2接口上,需要用M.3 PCIe卡才能使用。
6.mSATA接口
較老的筆記本接口一般用于超薄設備,但因為是SATA通道,速度較慢,逐漸被M.2接口取代。
7.PCIe接口
通常,它們是NVMe協議,支持3.0以上的速度。前面提到的適配卡插入顯卡插槽就像這個一樣;前提是如果需要插顯卡,主板必須有兩個顯卡插槽,否則只能通過悠游資源網轉的方式外接。
很多人對固態硬盤有一個誤解:像機械硬盤一樣,很容易壞,必須小心處理。其實不是的。機械硬盤是由存儲盤組成的,很容易造成損壞。但是固態硬盤是由電路板和存儲顆粒組成的,只要沒壞或者顆粒被扣除,就可以正常使用。一般來說,從1米的高度墜落不會造成傷害。當然,如果怕掉殼掉漆就不要這么做了。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