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燒烤的“煙火氣”飄到了一線城市。近日,《深圳經濟特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下稱《條例》)公示,其關于“路邊攤”不再全面禁止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有市民表示期待,也有市民擔心會出現影響市容、擾民、食品安全等問題。放開之后能否管理好“路邊攤”,考驗城市治理精細化水平。
筆者注意到,目前龍崗區部分街道已開展“擺賣”試點,龍崗區相關部門也在加緊制定疏導場所管理辦法的細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探索
擺攤點亦可成網紅打卡點
新修訂的《條例》擬于今年9月1日起實施,修訂后的條例允許街道辦根據原則劃定攤販經營場所。
新修訂的《條例》在原《條例》“禁止擅自占用城市道路及其兩側、人行天橋、人行隧道和其他公共場所堆放物品、擺攤設點、銷售商品”的基礎上,增加了“街道辦事處可以根據方便群眾、布局合理、監管有序的原則劃定攤販經營場所”的規定,以兼顧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和城市整體市容美觀有序。
筆者注意到,目前龍崗部分街道已經開始試點。其中,坂田街道一個建筑工地正在開工建設,為了方便工人就餐允許擺攤設點。
“這里有兩千多個工人,但是工地沒有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所以平時亂擺賣很多,這些攤販全部圍在工地的門口,環境很糟糕,所以我們就進行了疏導。”坂田街道城管科相關負責人說,城管在工地內部的人行道內劃定了擺賣區域,同時把控好準入制度,檢查好食品安全,也保證交通通暢,“在這個工地,一共擺賣的商家有四十家,目前效果很好。這是一個試點,以后可能還會推廣到其他地方。”
茶博園103車尾箱集市也是一個集中擺攤點。這個位于園山街道茶博園東廣場內的集市,由于面積比較大,單日最高可接納100多位車尾箱攤主進場有序擺攤。深圳103車尾箱集市的攤主來自全國各地,所經營的東西也各不相同,比如有潮汕小吃、長沙臭豆腐、廣西螺螄粉、泰式檸檬茶、土耳其咖啡、非遺糖畫等。攤主在做生意的同時,也間接輸出了自己家鄉的飲食文化。目前,場地以網絡平臺的視頻內容宣傳為主,相關視頻達到上千個,成為當地網紅打卡地之一。
新《條例》實施以后,主辦方也計劃擴大103車尾箱集市的使用面積,把103車尾箱集市劃分為露營區、車尾箱區、三輪車區、地攤/其他形式擺攤區,攤位增設至300個,統一規劃專人管理,“我們也要求攤主做到擺攤擺成一道風景線,做到有序、美觀、攤主有錢賺、消費者體驗好,讓103車尾箱集市作為龍崗區甚至深圳市,管理規范地攤經濟的典范!”主辦方負責人王志波說。
龍崗區城管局執法事務科負責人介紹,根據新的《條例》,目前,龍崗也在加緊制定疏導場所管理辦法的細則,這個規范出臺后,原則上在尊重各個街道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結合文體等部門的需求,還會挖掘一些類似的網紅打卡地點。
聲音
“路邊攤”并不是一松了之
“路邊攤”可方便群眾,增添城市的煙火氣,也可解決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不過,深圳不少路邊攤也游走在“走鬼”和“流動小販”的稱謂之間,因占道經營影響交通、亂扔垃圾,破壞環境衛生等問題而被市民詬病。因此對于“地攤”,有部分市民表示期待,也有市民擔心會出現影響市容環境、擾民、食品安全等問題。
“食品衛生、交通安全也很重要,希望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管理,讓我們市民能吃得放心,玩得開心。”龍城街道的居民劉先生對這次條例修訂表示肯定,但他也擔憂“路邊攤”放開是否會影響居民日常生活,也希望政策在便民的同時也不要擾民,讓居民能真正得到好的體驗。
“沒有地攤哪有普通人的夜生活,平時我們購買的日常東西在路邊攤買的就是實惠,這次通過規范治理,我們買得就更加放心。”家住在橫崗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平時是路邊攤的忠實愛好者,對于深圳不再全面禁止路邊擺攤表示十分開心。同時,她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加強“路邊攤”衛生監管,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 ,讓市民可以放心享受“城市煙火氣”。
放開“路邊攤”并不是一松了之。據悉,《條例》授權市城管和綜合執法部門另外制定“外擺”相關規范。違反規定超門店擺賣拒不改正的,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并處沒收違法擺賣、經營的物品和實施違法行為的工具。
從“路邊攤”解禁到允許符合規范的店家外擺,在立法審議中,一直關注城管工作的人大代表楊勤認為,這不僅有利于恢復城市經濟、促進消費增長,更回應了民生訴求,體現了城市的溫度和包容性,是城市治理精細化的體現。“深圳一直以來,都有夜間經濟的基礎,在做好食品安全,有序引導的基礎上,是有利于就業和城市活力提升的,也是城管工作與時俱進的體現。”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