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全媒體記者朱朝星 通訊員楊建新
暮春時節,走進尉氏縣朱曲鎮黃莊村黑木耳種植基地,一個個木耳菌棒整齊地排放著,菌棒上,一朵朵肉嘟嘟的小木耳像一朵朵小花綻放著,在陽光照耀下看起來色如墨玉、十分透亮。幾個村民穿梭在菌棒行列之間,忙著給木耳澆水,查看木耳長勢。
“我們基地共有7個棚,每個棚種植了5萬棒木耳,再有幾天就進入了頭茬采摘期,能采摘約15000多公斤干木耳。”4月18日,種植基地負責人黃二華告訴記者,基地木耳可連續采收5茬,預計采收期至7月結束。
據悉,黃二華早些年在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食用菌科學研究所蘑菇種植基地學習木耳種植技術,掌握種植技術后回到家鄉,帶領村民開啟綠色致富路。基地種植的木耳品種為黃背毛木耳,這種黑木耳片大、肉厚,鮮而不腐,深受消費者青睞。黃二華在種植前和客戶簽訂了合同,采摘的木耳經過加工、晾干后,將被全部收購。
近年來,朱曲鎮因地制宜,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通過“合作社+種植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采取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勞動務工等方式,有效解決了村民群眾就近就業問題,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讓農民穩定增收開辟了新途徑。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