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開封網訊 4月5日,杞縣圉鎮鎮荊崗村,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鄉親們喜氣洋洋地共同參與到村里舉辦的李可大文化節中。當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八醫院的醫療專家來到圉鎮鎮荊崗村李可大紀念館,為當地群眾開展義診活動,醫療專家通過問診、檢查、診斷,結合老年人體質情況,提供專業指導和治療建議。
據了解,李可大,字汝化,明世宗嘉靖年間(1522-1566)御醫,官至太醫院副院判。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圉鎮鎮荊崗村人。父李琚是成化辛卯科舉人,為荊崗李氏七世祖。一世祖李瑞廷于明太祖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至荊崗。幼習詩書,飽讀經卷,考取秀才為諸生。因母多病,家人屢受牽累,遂棄儒習醫,投拜多家名醫為師,博采眾長,潛心研讀醫學名著,將理、法、方、藥理論及辨癥施治原則用于實踐,不斷豐富臨床經驗,終成一代名醫。
當日,不少在外打拼的荊崗鄉賢們也紛紛回到村里參加這次活動。他們帶著鐵鍬,手拿一棵棵帶著嫩芽的銀杏樹苗,在村室后面的空地上親手栽種出一片銀杏林,以示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該活動作為一次傳承中醫文化的生動實踐,位于荊崗村的圉鎮二中的老師盧雅麗沒有錯過這次家門前絕好的機會。她帶著20多名6-7年級的學生早早地來到活動現場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們零距離了解并傳承當地優秀的傳統文化和中醫文化。
荊崗村作為大明御醫李可大故里,在國家將中醫藥產業發展作為國家戰略的當下,荊崗村還召開了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座談會。特邀請安徽省亳州市中藥材商會會長李友利以及圉鎮鎮黨委、政府負責人、鄉賢等進行座談,就中醫藥文化產業的技術支持、發展規模、水質、土質以及可持續發展等進行探討并順利簽約。
“我們村今天順利舉辦了李可大文化節,這次節日的舉辦,不僅弘揚了村里的傳統文化,更是搭建了一個合作的舞臺,為我村中醫藥藥材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我們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圉鎮鎮人民政府荊崗村包村干部董曉義在活動現場告訴記者。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