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全媒體記者趙虎通訊員馮亞茹報道11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通許縣四所樓鎮陳莊村的莊稼地,連片的蒜苗地映入眼簾,構成了一處美麗鄉村好“豐”景。
“老伴我們倆年紀大了,在家種了6畝蒜,今年種的大蒜因為天氣的原因蒜苗比往年早出來10天,預計每畝產量可達到3000斤。”看著綠油油的蒜苗,四所樓鎮陳莊村66歲的老黨員陳孝禹高興得合不攏嘴。
“大蒜全身都是寶,蒜苗、蒜薹、蒜秸都可以賣錢。今年我們大力推廣大蒜種植,全村種植大蒜面積800余畝,按照2元一斤計算,銷售額在480余萬元。下一步,我們村準備在國道旁流轉土地50畝,用來建造大蒜收購市場。”談到大蒜的收成和規劃,陳莊村黨支部書記陳花喜信心滿滿地說。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為了提高村民收入,陳莊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陳花喜帶領村民推廣大蒜種植、發展大蒜倉儲,用大蒜串起產業鏈。陳莊村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成立大蒜專業合作社,建立雙綁機制,同時立足沿線343國道優勢,發展壯大以陳莊村為中心的大蒜種植產業,引導蒜農規范種植,提高農產品質量,讓特色大蒜種植成為陳莊村的“金字招牌”,讓老百姓的致富路越走越踏實、日子越過越紅火。
關鍵詞: 四所樓鎮 金字招牌 專業合作社 發展模式 農產品質量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