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香蕉皮屬于可回收?還是不可回收?部分群眾弄不清楚。如何分辨呢?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城管局告訴大家:“我們果皮箱上有‘小課堂’”。
近期,為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高市民垃圾分類意識,營造濃厚的垃圾分類社會氛圍,按照有關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相關要求,示范區城管局創新宣傳模式,編制出垃圾分類知識宣教‘小課堂’,將‘小課堂’通過鏈接生成二維碼,張貼在轄區94條主次干道、1400余個果皮箱上。市民通過手機微信掃一掃,便可隨時隨地進入垃圾分類“小課堂”,“小課堂”具體介紹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具體分類方法、注意事項,通過小視頻、歌謠等方式進行詳細知識講解。
“這種形式,新穎、便捷,隨時都能掃碼學習,小課堂內容圖文并茂,垃圾分類知識一目了然。廣大市民可以隨時了解垃圾分類知識,進行科學垃圾投放。”示范區城管局梁靜誼介紹說。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具有節省土地資源、減少環境污染、實現再生資源利用等重要意義。示范區城管局通過這種方式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幫助形成全民共同參與垃圾分類、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好習慣,確保垃圾分類在示范區全面推進。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