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以來,祥符區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倒逼幫扶責任落實,加強幫扶隊伍,健全長效幫扶機制,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
嚴格管理制度,倒逼幫扶責任落實。建立干部管理長效機制。祥符區紀委監委出臺《壓實“八方責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問責辦法(試行)》,全面明晰各方職責任務、問責情形、問責方式,進一步夯實各級書記的第一責任、行業部門的主體責任、分管副職的直接責任、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的支持責任、責任組長的統籌責任、幫扶責任人的具體責任、村“兩委”干部的落實責任、區級領導的包管責任“八方責任”。同時,區委組織部出臺《祥符區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培養使用干部的辦法(試行)》,樹立了培養、鍛煉、選拔、使用干部的鮮明導向。推薦干部時,對有扶貧或幫扶工作經歷,且表現優秀、實績突出或受到區級以上表彰的干部,優先提拔使用或晉升職級。考察干部時,按照考察對象所屬“八方”類別重點考察對應責任落實情況。征求意見時,完善聯審制度,對提拔使用的干部除征求紀委監委、巡察、公檢法等部門的意見外,還要征求鄉村振興部門的意見,并實行一票否決。
制定“四化”標準,加強幫扶隊伍。駐村干部職業化。制定下發《祥符區區直單位人事管理改革工作實施方案》,選派區直事業單位自收自支和差供編制人員到駐村一線開展工作,對表現合格的駐村干部分批予以轉編,有力增強了駐村干部崗位的吸引力。立足推進駐村干部規范化管理,修訂完善出臺《祥符區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管理辦法》,回應解決“駐村干部怎么選、怎么干、怎么管、干好干壞怎么辦”等問題。支持單位固定化。結合定點幫扶單位情況,在保持單位聯系村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全面固化長期結對關系。區直單位與農村定期組織開展“支部聯支部”“手拉手”聯建等活動,幫扶單位機關黨支部結對聯系村黨支部,干部結對幫扶脫貧戶,推動形成一人駐村、全員幫扶的常態格局。工作責任目標化。重點圍繞增強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建強村級黨組織;圍繞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強村富民;圍繞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規范村務運行,提升治理水平;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優化便民服務。激勵獎懲機制化。對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在評先評優等方面優先考慮。對于駐村半年以上的按照優秀等次不超過20%比例提出。提拔使用干部,同等條件下優先從有駐村工作經歷、符合任職崗位條件的優秀駐村干部中產生。該經驗做法被省鄉村振興局要求在全省進行推廣學習借鑒。
探索“產業+”模式,健全長效幫扶機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產業+集群發展”壯大鄉村支柱產業。圍繞花生、沿黃優質水稻、紅薯、奶牛等7大產業鏈,深化“六型產業”,堅持“三鏈同構”,優化產業結構。“產業+消費幫扶”倒逼產業提檔升級。全區已建成消費幫扶專館5個,消費幫扶專區9個,其中區消費幫扶展銷中心形成了“銷售公司+村集體合作社+幫扶企業+脫貧戶”四方利益聯結機制,幫帶龍頭作用日益凸顯。“產業+脫貧群眾”構建緊密利益聯結。積極探索“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模式,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不返貧。“產業+金融信貸”提供強力支撐保障。探索出“中心站+普通站+智慧站+流動站”的祥符模式。“產業+保險托底”增強抵御風險能力。將“七重”保險貫穿“六型”產業發展的全過程。“產業+集體經濟”夯實鄉村建設基礎。創新實施傳統資產收益類、自主經營收益類、資金入股收益類、合作發展收益類等“四類”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