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全媒體記者汪少沖
農民添加蒜種。全媒體記者汪少沖 攝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10月12日,在杞縣五里河鎮玉皇廟村田間,一臺大蒜播種機正在作業。播種機前,一人在把持方向;播種機后,一人在裝填空著的槽位。伴隨著咔噠咔噠的聲響,一瓣瓣大蒜在播種機的行走間排著隊被栽進土里,一幅美好的秋種畫卷映入眼簾。
“你看這大蒜播種機把蒜頭種得多好,底朝下、尖朝上,土質緊實,來年一定能有個好收成。”農民楊濤仔細地把一處埋進蒜種的土壤扒開,看見蒜種規規矩矩地躺在土壤里,喜不自禁地說。
播種機正在田間作業。全媒體記者 汪少沖 攝
“以前種一畝蒜頭人工成本300元左右,現在用機器播種一畝只要160元。我今年種了9畝大蒜,使用大蒜播種機一天下來就能種七八畝,省時省力,真是農民的好幫手。”楊濤笑著說。
杞縣田豐農機相關負責人張振洲告訴記者,這類大蒜播種機是引進的新一代改良的農用機械,大蒜正芽率90%。農業生產機械化后,使用大蒜播種機種一畝地能節省150余元,用大蒜收獲機收一畝地能節省600余元。使用機械種植不僅能節省成本,而且比人工種植畝產量多200余公斤。用機械種植后的土質堅實,蒜苗長得有勁,大蒜田間管理期間,農民用麻袋覆蓋地膜,一拉,蒜苗就能鉆透地膜,省時省力。
“不用去找客戶,都是他們來找俺種蒜的,后天的播種地點都安排好了!”帶著大蒜播種機前來幫助蒜農播種大蒜的城郊鄉官劉寨村農民劉善更表示,這臺播種機是他和曹瑞芝今年9月份購買的,花了14000余元。在杞縣農機局的努力下,還為他們爭取了3200元的國家補貼,一天能播種七八畝地,一畝160元,除去人工費,20天左右就回本了。劉善更算了算賬,臉上笑得開心。截至目前,這種新型的大蒜播種機已銷售80余臺,在杞縣大蒜播種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杞縣葛崗鎮郭寨村村民曹瑞芝去年帶著10多位農民去栽蒜,今年和劉善更一起購入大蒜播種機后,一臺機器就把所有客戶的蒜瓣栽進地里。“今年買播種機真是買對了,既節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播種效率,播下的蒜頭發芽兒很正。農業生產機械化就是好,農民現在的生活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說起這臺大蒜播種機,曹瑞芝不住地稱贊。
“杞縣是大蒜種植大縣,全縣種植大蒜70萬畝。為破解大蒜種植過程中用工難、用工貴的問題,杞縣引進了大蒜播種機、收獲機等設備,開啟大蒜種植機械化新路徑。減少投入、增加產量,提升了播種質效。下一步,杞縣農機局將在不斷引進新型農機設備的同時,走進田間地頭向農民深入宣傳機械化種植的好處以及政府的相關優惠政策,為全縣農業機械化發展添磚加瓦,助力鄉村振興。”杞縣農機局局長梁永濤說。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