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入秋以來,通許縣有效降雨量偏少且分布不均,目前氣溫仍然偏高。據通許縣農業農村部門調查統計,該縣秋作物不同程度受旱,干旱面積43.1273萬畝。旱情就是命令,通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加緊研判會商,全面摸排、科學調度、精準施策、廣泛宣傳,堅持“五抓五促”,全力做好抗旱保秋工作。
抓領導,促責任落實。日前,通許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全縣抗旱保秋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成立了5個抗旱保秋工作指導組和323支3390人的抗旱保秋志愿服務隊,實行“縣包鄉、鄉包村、村包組”包保責任制,縣、鄉、村、組四級聯動,為有效應對旱情保豐收奠定堅實組織基礎。
抓服務,促旱情核查。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組織各鄉鎮排查旱情,科學核查統計數據。組織氣象、水利、農業農村等部門聯合會商,分析研判旱情發展趨勢,及時上報旱情災情。從縣農業農村、水利、應急管理、農科所抽調人員組成4個技術服務組,根據旱情開展精準指導服務,切實解決怎么澆(抗旱澆水)、怎么防(防災抗災)、怎樣保(保糧豐收)的問題,確保抗旱保秋工作有效推進。
抓措施,促部門聯動。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縣應急管理局采取“四到位”一線工作法,統籌協調到位、人員預置到位、數據統計到位、值班值守到位,做好抗旱應急物資摸排調度,能調用的全部調用,盡力滿足全縣抗旱保秋需求。農業農村部門采取“四大員”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科學指導抗旱保秋。水利部門采取“四早”,積極協調解決灌溉水源問題。部門之間通力合作,形成了職能部門盡職履責“一盤棋”的抗旱保秋工作格局。
抓宣傳,促氛圍營造。全縣上下層層動員,充分利用大喇叭、宣傳車、微信群、電視臺等進行廣泛宣傳,引導廣大群眾積極行動,克服“靠天等雨”的思想,圍繞“保水源、保灌溉、保人畜用水、保苗木不死、保糧食不減產”的“五保”目標,全力開展抗旱保秋工作,結合不同地塊的墑情,進行科學合理灌溉。
抓督導,促成效提升。縣委縣政府督查局、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深入各村對抗旱保秋工作加強督導檢查,發現問題,現場協調、限時解決,確保責任和措施落實到位,做到“清單式交辦、臺賬式管理、節點式督導、記賬式獎懲”。自8月初以來,該縣67.78萬畝秋作物普澆兩遍以上,有效緩解了旱情,確保秋糧豐收。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