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全媒體記者焦宇煒朱朝星通訊員劉國柱報道記者昨日從市鄉村振興局獲悉,去年以來,尉氏縣持續聚焦鄉村產業發展,謀劃實施了6個全產業鏈、33個產業園、300個產業基地,搭建了“633”產業架構,形成了“縣有龍頭帶動,鄉有主導覆蓋,村有產業基地,戶有致富門路”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縣、鄉、村三級層面產業分別帶動脫貧戶、監測戶20000余戶次,帶動對象人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
立足“三級層面”,高起點謀劃產業。立足縣級層面,結合傳統產業優勢謀劃縣級全產業鏈。以優質小麥、優質花生、生豬養殖等特色種養產業為依托,通過延鏈補鏈強鏈,全鏈挖潛帶貧效能,謀劃了優質小麥、食用菌、生豬、優質花生、蜜蜂、辣椒等6個基礎穩固、龍頭帶動、鏈條完整、輻射帶動力強的高效種養業全產業鏈條。同時,依托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重點打造優質小麥、食用菌兩條特色產業全產業鏈,實現農民全環節參與、多渠道增收。立足鄉鎮層面,結合資源稟賦謀劃產業園區。在各鄉鎮選定1~2個特色主導產業,并結合全產業鏈進行全力打造,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訂單收購、代種代養、跟種跟養、收益分成等方式強化聯結帶貧機制,著力建設種養、加工、研發、展銷、電商等板塊齊備、帶貧成效突出的產業園33個。立足村級層面,結合自身特色謀劃產業基地。依托縣級產業鏈的打造、鄉級產業園的創建,圍繞糧油瓜果菜等特色種植,以及牛、羊、雞、鴨、鵝、蜂等特色養殖基地,重點建設300個規模化、規范化、品牌化的產業基地,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組建“三支隊伍”,高標準推進產業發展。指揮部統籌推進。成立了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縣委副書記任常務副指揮長,項目分包縣領導任副指揮長,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各鄉鎮黨委書記為成員的專項推進指揮部,統籌推進全縣農業產業發展。部門專業推進。專門成立尉氏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中心,歸口縣農業農村局管理,具體負責制定全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做好農業產業化經營指導、協調服務工作,承擔農業產業振興任務。“三長”具體推進。該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任全產業鏈鏈長,包鄉縣領導任鄉鎮產業園區園長,鄉鎮責任組長任村產業基地基地長,將工作任務分解至每個鄉鎮,落實到具體人員負責推進,確保每個產業項目有人建、有人管,有產業、有效益。
建立“三項機制”,高質量扶持產業。建立政策資金投入機制。制定出臺了《鄉村振興暨脫貧攻堅產業獎補辦法》《產業扶貧扶持政策》《“兩園一基地”建設工作方案》,細化獎勵措施,及時兌現承諾,極大激發了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業產業的積極性。2021年以來,累計投入產業獎補資金3279萬元,“十鏈百園千基地”累計投入獎補資金1000萬元以上。建立定期觀摩督導機制。每月對各鄉鎮產業鏈、產業園區、產業基地建設情況隨機督導2次,每兩個月由縣主要領導帶隊集中觀摩1次,對督導、觀摩情況進行考核打分。建立工作成效反饋機制。通過縣四大班子聯席會、縣政府常務會,對督導、集中觀摩情況進行通報點評,對成效顯著的予以資金傾斜、獎補,對建設緩慢、敷衍塞責的予以通報、約談主要負責人,有效助推農業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