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媒體記者朱朝星
秋收時節,碩果飄香。9月6日,記者走進尉氏縣水坡鎮仝家村新康園種植專業合作社西梅種植基地。只見綠樹掩映間,成串的西梅沉甸甸地壓彎了枝條,工人們拿著果筐,小心翼翼地將一個個西梅從樹上采摘下來,這些色澤鮮艷、個大飽滿的西梅散發出誘人的果香。仝家村新康園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仝相杰看著這些“金果果”,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今年40多歲的仝相杰是仝家村的黨支部書記,也是新康園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五六年前,他開始帶領村民種植特色農產品,如今新康園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000多畝,種植有冬桃、西梅等特色農產品。
“我們的西梅現在是試種,這100畝地西梅今年剛掛果,成熟期正好碰到中秋節,我們銷售渠道也多,果子不愁賣。”仝相杰說,他們的特色農產品通過微信朋友圈、直播帶貨等電商渠道推廣銷售。
從最初簡單的“黨支部+農戶”經營模式,到現在的“黨支部+合作社+電商+農戶”經營模式,仝家村新康園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種植規模正不斷擴大。仝相杰帶動全村200余人參與種植,戶均年增收超10萬元。據介紹,新康園種植專業合作社西梅種植基地忙的時候,村里前來務工的留守婦女和脫貧群眾每天能掙80多元,同時能兼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實現了增收致富。
發展產業是帶領群眾增收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水坡鎮不斷優化轄區農業產業結構,持續壯大特色農產品基地,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有黃桃、西梅、櫻桃、獼猴桃、葡萄等多個品種的水果,同時發展休閑旅游采摘,打造農旅結合新業態,以特色產業注入“源”動力。
關鍵詞: 專業合作社 增收致富 經營模式 一村一品 農業產業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