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9月1日,由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主辦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論壇成功舉辦。論壇期間,發布了《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第二批創新實踐案例》,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一案例成為發布的16個典型案例之一,向全國推廣。
據悉,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入選的案例為《著眼“雙循環”聚焦國際化構建藝術品進出口貿易全鏈條服務體系》。9月1日下午,在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聯席機制全體會議上,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鄭紅英以線上形式作了題為《以文化貿易數字化轉型為突破口,打造文化產業開放先行區》的典型發言,介紹了國家文化出口開封基地兩年來的運營情況,以及下一步如何加強基地建設、全力打造文化產業開放先行區的思路和方向。
兩年來,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緊抓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機遇,大力發展藝術品交易,聚焦“通關—展示交易—相關服務”產業鏈關鍵環節,著力建設國際化藝術品交易中心,打造集藝術品倉儲、展示、交易、物流、擔保、租賃、金融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截至2021年,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文化及相關產業市場主體占轄區市場主體的47.32%,增長12.72%;文化及相關產業注冊資金占轄區整體的30.61%,增長28.10%。
當前,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積極建設藝術品交易“雙循環”重要鏈接點,推動藝術品貿易便利化,著力打造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核心載體和藝術品交易“雙循環”重要平臺,大幅縮短通關時間,提高企業通關效率,降低了企業成本;構建綠色通道,非限制出境類藝術品可直接到境外展覽交易,藝術品出國參展交易更加便利。
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大力創新藝術品展示交易模式,促進藝術品內循環。依托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國家文化出口基地·雙創園,廣泛開展藝術品展示、交易、鑒定等活動,并通過舉辦國際藝術音樂節、非遺市集等活動吸引游客,促進文化藝術消費,著力將基地打造成為藝術品內循環集聚區。同時,精準匹配相關服務功能,建立業態內循環,依托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打造“一處一行三中心”五個功能平臺;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拓展藝術品交易“出海”通道,在海內外推廣開封文化品牌。
2020年以來,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通過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實現出口總額近12億元人民幣。截至2021年,出口字畫、古典家具等藝術品共計967件,出口總值達19688萬美元。
目前,自貿試驗區開封片區正以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為抓手,持續深入開展差別化探索,通過全產業鏈環節的制度創新有效吸引產業資源,加快謀劃一批新業態項目、招引一批優質企業,全力打造文化產業開放先行區,為提升中原地區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