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雷宇 通訊員盧秋麗
“我們要推動信息化與監督工作全方位融合、全流程改進、全系統提升,創新打造在線監督系統、‘清廉執法監督平臺’、‘一件事一次辦’及‘辦不成事’監督窗口、‘場所碼監督’的監督體系,跟進監督、全程監督、精準監督,助力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近日,蘭考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張朋在全縣紀檢監察大會上表示。
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聚焦主責主業,創新監督方式方法,完善監督體系,積極探索運用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打造“四位一體”監督體系,以高質量監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資料圖】
聚焦基層治理
該縣制定村級事務“365”監督工作機制,助力鄉村振興。該縣紀委監委研究制定村級事務“365”監督工作機制,包括“3個落實”,即村級事務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6類監督力量”,即統籌縣委巡察機構、縣紀委監委監督檢查室、派駐紀檢監察組、鄉鎮(街道)紀(工)委、村務監督委員會、其他監督主體(包括人大監督、審計監督和群眾監督);“5種處置方式”,即靈活運用專項治理、紀檢監察建議、以案促改、通報曝光、追責問責。通過規范村務公開、下沉監督力量、完善制度機制等,壓緊壓實鄉村兩級主體責任、職能部門監管責任。
“通過開發在線監督系統,設置二維碼,實現了群眾對村級事務的實時監督,促進村級事務規范化運行,有效遏制了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有力保障。”該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表示。
截至目前,該在線監督系統已在463個行政村(社區)全面推行,督促整改村集體資產使用程序不規范、惠民資金發放審批不嚴格等問題617個,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700余個,受理涉及農村黨員干部信訪26件。
聚焦企業發展
該縣打造“清廉執法監督平臺”,助推優化營商環境。“有了這個監督平臺,減輕了企業負擔,促進企業生產。”該縣TATA木門負責人對縣紀委監委督導組說。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該縣紀委監委探索建立覆蓋全縣48家相關職能部門和企業的“清廉執法監督平臺”,把全部執法行為納入平臺統一監管,著力解決職能部門多頭執法、隨意執法、執法擾企等問題。針對執法部門各自審批、各自為政等問題,開展“碼上”監督。對入企執法頻率異常、執法不規范等損害營商環境的腐敗和作風問題通報曝光、從嚴查處,確保執法在監督下開展、陽光下運行。
自“清廉執法監督App”推行以來,已錄入各類企業695家,審批入企執法290批次,入企服務313批次,根據企業評價情況約談單位負責人2人,企業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聚焦民生領域
該縣推行“一件事一次辦”,設立“辦不成事”監督窗口,讓群眾辦成事。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不斷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督促政務服務部門對306個涉及群眾和企業的高頻事項進行聯動梳理,線上、線下同時打造“一件事一次辦”服務專區,形成“一件事一次辦”新辦理流程。設立“辦不成事”監督窗口,安排1名紀檢監察干部駐點監督,推動解決群眾“辦事難”問題。截至目前,已線上運行“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項目60個,辦理群眾高頻事項11457件、企業473件,“辦不成事”監督窗口共受理處置問題53件。
聚焦小微商戶
該縣拓展“場所碼”功能,推動實現“有訴即辦”。“我們這些小飯店也能通過掃描‘場所碼’進行投訴,關于租金太高的問題你們很快就給解決了,真是謝謝你們啊!”該縣一飯店老板對前來督導的紀檢監察干部表示感謝。
該縣紀委監委督導縣政務服務與大數據管理局依托“蘭速辦”設置“辦不成事”監督窗口線上反饋模塊,廣泛收集小微商戶反映的“辦事難”問題,按照“符合政策馬上辦、疑難復雜推動辦、推諉扯皮責成辦、應辦不辦監督辦”的思路,對小微商戶合理訴求做到“有求必應”。
下一步,該縣紀委監委將立足監督職能職責,深入探索“四項監督”貫通融合,打造“四位一體”監督體系,加快建立全縣監督“一張網、一朵云”,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數字化大監督格局,更好服務保障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現代化蘭考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