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趙虎通訊員崔超亞報道記者昨日獲悉,今年以來,通許縣高標準建設黨代表工作室,以其為圓心,探索拓展黨代表服務黨員群眾輻射半徑,通過把黨員群眾“請上來”、讓社情民意“浮上來”,形成“有話向黨說、有事找黨幫”的良好氛圍,進一步發揮黨代表聯系群眾、服務中心工作、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積極作用。
(資料圖)
建強一個主陣地架起黨群“連心橋”
通許縣按照科學選址、注重實效的原則,依托各鄉鎮(街道)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著力推進黨代表工作室合理規范化建設。確立“五有五公開”建設標準:有固定辦公場所、有醒目標志牌、有統一服務主題、有固定聯絡工作人員、有日?;顒佑涗?,公開黨代表聯系方式、公開工作職責、公開工作制度、公開工作流程、公開活動安排。配齊配全相關設施和熱線電話,設置意見箱和電子信箱,真正實現民情民意“一站式”受理,將黨代表工作室建到群眾家門口,把服務送到百姓心坎上。
各鄉鎮(街道)為每個黨代表工作室安排兩名年輕后備干部擔任駐室工作聯絡員,提升后備干部素質,幫助駐室黨代表有效履職。
規范兩項工作暢通民意“主渠道”
規范黨代表駐室工作。通許縣按照“分級負責、均衡編排、就近就便”的原則,綜合考慮黨代表所在選區、工作區域、優勢特長、包抓聯系點、居住地點等情況,安排市、縣、鄉三級黨代表輪流值班,將每名黨代表編排到最適合發揮作用的工作室,定期開展駐室接待活動,每次時間不少于半天,每次接待安排提前3~5天進行告示。
規范民意處理工作。黨代表工作室建立規范接待流程和及時登記受理、協調聯動處置、及時回復反饋的問題閉環管理機制,努力將問題矛盾化解在基層。駐室黨代表及時梳理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做好跟蹤反饋。可當場解釋或答復的,當場解決;不能馬上答復、需要提交有關部門辦理的事項,對接待內容進行詳細記錄,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反饋到黨(工)委,切實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實”。
發揮三大作用共繪黨群“同心圓”
充分發揮“加油站”作用。依托黨代表工作室,結合“5+N”主題黨日活動,通許縣黨員群眾學習貫徹有關會議精神,不間斷“加油”“充電”。
積極發揮“暖心巢”作用。參與駐室接待活動的黨代表結合自身優勢及特長,著眼于“五星”支部創建、引領基層治理、推動鄉村振興等方面,適時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法律知識普及、醫療救助服務、困難幫扶幫助等活動,與群眾面對面溝通,“零距離”服務群眾。
有效發揮民意“直通車”作用。黨代表工作室通過黨代表接待日、黨代表信箱等形式,多方收集黨員群眾的“需求訂單”,并及時給予答復處理。今年以來,通許縣黨代表工作室共接待群眾2300多人次,收到意見建議1524條,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486個。
“通許縣通過開展黨代表駐室接待活動,及時掌握黨員群眾需求,暢通訴求渠道,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著力把黨代表工作室建成溝通黨員群眾的‘直通車’、服務黨員群眾的‘加油站’、黨代表履職的‘主陣地’。”通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少輝說。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