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全媒體記者 朱朝星通訊員李鄭巍
近年來,尉氏縣大橋鄉緊緊圍繞上級決策部署,緊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這一主線,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穩糧擴果,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確保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我家5畝地的桃林銷售接近尾聲,收入已經有3萬余元,今年收成還是很不錯的。”7月5日,尉氏縣大橋鄉崔家村村民崔建義高興地說。
6年前,崔建義響應鄉政府號召,改變種植思路,把自家的5畝地改種了桃樹,通過大橋鄉農業部門的指導、幫助和自己的勤奮付出,收入一年比一年可觀。
看到崔建義成功后,村里陸陸續續有30余戶開始跟隨崔建義種植果樹。在鄉政府的引導下,他們采購優質桃樹樹苗,逐步形成了200余畝的桃樹種植基地,與950余畝大田作物交相呼應,從而實現了糧食穩定、節本增效。
崔家村的農業結構調整只是該鄉通過穩糧擴果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該鄉通過土地流轉、連片開發的模式,陸續打造出以十里鋪、周莊為中心,沿尉鄢路6公里的優質葡萄發展產業帶;以崗劉、通院為中心,沿尉蔡路5公里的肉羊養殖及深加工經濟帶;以大槐樹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粉條為依托,流轉土地5000畝種植紅薯,整合4家粉條加工廠。
目前,該鄉通過土地流轉、合作種植、發展訂單農業和農戶散種等形式,實現了糧食穩定、各種種植結構遙相呼應的綜合種植結構,通過輪作倒茬、優勢互補,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有效推動了農業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 調整優化種植結構 農業產業 緊緊圍繞 農業結構調整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