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全媒體記者 趙虎 通訊員王東山
“我覺得婚姻不是商品,愛情不是買賣,幸福是靠奮斗出來的,不是金錢買來的,天價彩禮帶來的不一定是幸福,鋪張浪費也不一定能贏得面子和尊重……我會要求最低最合理的彩禮把自己嫁出去,我的婚禮也會一切從簡,辦出精彩,活出自我。”這是6月17日,在通許縣朱砂鎮喬寨村開展的推進“移風易俗”樹鄉風文明座談會上,該村年輕的女黨員、剛畢業大學生喬子涵的一段精彩發言。
據朱砂鎮黨委委員(宣傳、統戰)許夢園介紹,目前,在朱砂鎮像喬寨村這樣每月通過開座談會的形式推進“移風易俗”樹鄉風文明是該鎮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朱砂鎮緊緊圍繞“鄉村振興”這一工作目標,通過多種行之有效的形式和載體在全鎮大力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活動,有效破除壞風俗習慣,弘揚社會正氣,處處見風景,處處顯文明,全力打造鄰里和睦、鄉風淳樸、幸福文明的美好家園,讓文明之風吹遍全鎮的大街小巷,街頭巷尾。
“以前在我們村,鋪張浪費特別嚴重,紅白喜事好多人喜歡攀比,老人贍養兄弟成仇,賭博成性妻散子離等現象年年都有。你家嫁女給多少嫁妝,他家娶媳婦要多少彩禮,你家辦事喝多錢一瓶的酒,他家娶媳婦用多錢一包的煙,張家因老人贍養問題兄弟打架了,李家的兒子因為賭博媳婦離婚了……通過‘移風易俗’活動和孝道文化的有效宣傳和正面引導,我覺得我們村群眾的思想覺悟提高了很多,這些陳規陋習都在不斷破除,家庭和睦了,鄰里團結了,紅白喜事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攀比了。”談及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活動帶來的前后變化,喬寨村黨支部書記喬如群身有感觸地說。
近年來,朱砂鎮通過政府引導,要求每個村都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并制定了紅白理事會章程和工作制度,并根據各村的實際情況制定了詳細的紅白事的標準,為村民確定了紅白事辦理標尺。倡導“喜事新辦”,教育引導農民群眾破除陳規陋習,抵制講面子、比排場、擺闊氣的不正之風,形成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的新型殯葬文化氛圍,糾正攀比心理和“面子”觀念,引導群眾自覺抵制不良風氣。
“朱砂鎮通過開展孝善敬老活動,成立孝善理事會,在全鎮推進家庭孝心、社會善心敬老的良好風尚,有效地促進文明鄉風、優良家風、淳厚民風的形成,下一步,朱砂鎮將結合全鎮實際,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陳出新,不斷創新,把工作做實做細、抓緊抓實,用先進文化引領風尚,推動移風易俗工作不斷深化,將文明新風‘吹’入人心。”通許縣委常委、朱砂鎮黨委書記祁燃堅定地說。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