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期,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率先推進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建設,加快建筑業信息化建設步伐,強化建筑領域事中、事后監管,切實提升行業監管與服務效能、提高施工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保障農民工權益。
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開展“智慧工地”建設,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實現“智慧工地”全域覆蓋,建成示范區“智慧工地”管理平臺,構建“建設主管部門、企業、工程項目”三級聯動的“智慧工地”管理體系。該住建局通過建立“數據一個庫,監管一張網,管理一條線”的智慧化管理模式,充分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在現場應用、行業監管、農民工工資保障、決策分析、揚塵管控、安全生產、形象品質提升、多級聯動等方面打造示范區“智慧工地”標桿樣板。
構建“1+N”管理平臺,集成智慧工地“數據湖”。示范區“智慧工地”采用“1+N”管理平臺,已建成全區統一的“智慧工地”管理平臺,連接安全質量監管、實名制管理、遠程視頻監控、起重機械管理、環境監測、危大工程、檢測監管、信用管理等N個系統場景。按照省、市“智慧工地”的相關建設標準,該區住建局積極探索物聯網設備技術指標。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完善智慧工地的發展路徑、管理方式和保障機制,有序推進“智慧工地”建設。
可視化監督,筑牢質量安全“新防線”。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通過建成的“智慧工地”平臺大屏幕,該區住建局等部門能夠實時監測各施工現場的施工狀況和各類數據,加強施工規范化管理。在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能及時發現和有效預防遏制重大事故發生。實現對現場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全過程、全時段實時掌控和可視化監督,達到施工現場風險隱患“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對建筑工地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監控提供了可靠數據支撐。
數字化監測,布下噪聲揚塵“防控網”。為建設數字化污染管控系統,實現污染情況在線監測,實時準確掌握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及關鍵工序污染情況,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轄區項目已配備揚塵噪聲污染監測設備,各項數據指標實現數字化顯示。該監測系統的實施對科學落實建筑工地揚塵“六個百分百”、渣土車輛沖洗、夜間施工擾民的執法處理提供了有力依據,為項目現場和周邊居民營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實名制管理,讓農民工吃下“定薪丸”。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在建筑工程領域深化開展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和工資“一卡通”支付制度,推廣應用“農民工工資支付預警監管平臺”信息化技術管理系統,嚴格規范施工企業工資支付行為,嚴格實行農民工工資與工程款分賬管理制度,并將工資款撥付到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針對農民工工資發放不及時不到位等問題,該區住建局、人社局勞動監察部門進行重點監管督查,力求在落實源頭防治、動態監管、失信懲戒、考核問責等各項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制度和實施管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目前,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將以“智慧工地”建設為抓手,本著“科技引領,智慧先行”的服務宗旨持續加強建筑領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不斷提升建筑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管理標準,優化效益產出。
關鍵詞: 城鄉一體化 施工現場 建筑工程 推廣應用 質量安全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