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澤遺址是怎么被發現的?
(相關資料圖)
上海人的祖先是怎樣生活的?
崧澤先民有哪些美食美衣?
崧澤文化對中國文明起源有哪些貢獻?
……
提到崧澤文化,熱愛人文歷史的你是不是還有很多問號呢?
“青浦趙巷的奧特萊斯我經常來,但是在奧特萊斯學崧澤文化是第一次。崧澤文化的確是我們上海的驕傲,通過這樣的學習、討論、座談,讓我們找到它的本源、看到它的未來,特別是故事形式的講述,讓我們的上海市民、全國各地的游客會更加喜歡我們青浦,畢竟有6000年的文化底蘊。”有著20年從業經驗的滬上知名網紅導游高峰,對于崧澤文化的源遠流長贊不絕口。
在4 18國際古跡遺址日,一場大咖云集,精彩薈萃,深度探秘,帶你沉浸式體驗6000文化!昨天(4月18日)下午,由趙巷鎮舉辦的“走進六千年,探秘新崧澤”趙巷鎮崧澤文化研學活動暨非遺文化節系列首場主題活動“走進六千年,探秘新崧澤”趙巷鎮崧澤文化研學活動暨非遺文化節系列首場主題活動在青浦百聯奧特萊斯廣場舉行,來自滬上各地的古文化愛好者、網紅講解員、旅游博主、職場女性等嘉賓齊聚一堂,共同參與專題講座、觀看主題展覽,史前探秘上海之源“崧澤文化的前世今生”。
“崧澤文化距今約5900-5300年,是以崧澤古文化遺址的中層文化為代表的一種新石器時代太湖流域古文化類型,是上海地區首次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學文化類型,處于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活動特邀青浦區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王輝主講《崧澤文化的前世今生》專題講座,講座以“什么是崧澤文化?”開篇,講述崧澤遺址的發現和考古,結合墓葬出土文物,向聽眾闡述了該時期處于母系向父系社會過渡期的文化特征以及崧澤文化的地位和影響。互動環節,圍繞崧澤文化精神內涵:開拓性、開放性和創新性,大家就“沿三十里水路,看六千年歷史”等話題,共同探討了崧澤文化傳承創新的意義、路徑和方式,并觀看了由青浦區融媒體趙巷鎮分中心創作的文創微電影《崧澤時代》《崧澤新時代》。
“今天一個多小時的講堂,我感覺非常受用,讓我們沉浸在歷史的長河里,一下子回到了上海6000年之前,感覺像一場時空穿越。”活動特邀區政協趙巷鎮委員活動小組參與聆聽講座,在交流分享環節,余翔委員也表達了作為新青浦人,能夠在上海之源有6000年的歷史的發現地生活、工作,他感到非常自豪。
與活動同步亮相奧萊的還有《考古百年崧澤尋根》主題圖片展,展出以“追夢崧澤”開篇,包含“申城人文零地標”“崧澤社會面面觀”“制度肇始文明”“變革推動進步”“風起崧澤”六大板塊,帶領人們從1957年崧澤遺址的考古發現,領略這座上海先民最初的家園,了解上海第一人、第一稻、第一井、第一房、第一村。遠古先民的采獵、烹飪、禮器,家豬陶塑、鑿形足釜形陶鼎、雙層鏤孔花瓣足陶壺等珍貴文物圖片,詳盡的圖文介紹,默默訴說著與現代都會同樣輝煌的6000年前的上海故事,展出將從即日起持續至4月23日。
據了解,趙巷鎮崧澤文化研學活動將分為史前探秘、非遺賞析、時代探索三個篇章,活動時間為2023年4月至7月,包含主題講座、專題展覽、文物修復體驗、創作展演、志愿解說、高峰論壇等數十個精彩活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9